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年1月8日至11日,黄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东楚晚报明确报道一定要做出“晚报味”,无论是会内采访代表,还是会外采访市民,内容重点围绕“民生”题材做文章,体现出“三性”,即关注性、参号性、活泼性。大胆创新制造亮点亮点之一:是分别于开幕当日和闭幕次日推出的“党代会特刊”。这种集中报道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开幕时的一期以“市民回顾这5年”和“市民期盼党代会”为主题,通过市民的感悟和社区的变迁,反映黄石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1999年初,这份报纸的发行量仅仅6000份,经过6年时间,日发行量翻了10番。当地读者认为,东楚晚报的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黄石无零售”的历史,培养了黄石市民“吃早餐,读晚报”的阅读习惯。一位多年关注该报发展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东楚晚报的崛起已成为印证黄石城市文化提升的标志性事件,是黄石不折不扣的活“名片”。地市晚报因财力及信息资源所限,在基本版数及信息总量等方面均无法与省城媒体比肩。省城报纸最低也是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联谊活动——由武汉晚报与驻汉空军某部联合举办的“嫁人就嫁解放军——武汉地区军旅姻缘会暨大型军营集体婚礼”在该部队礼堂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的首场军营姻缘会后.武汉晚报第二次将“红娘”牵进部队军营,也标志着这种“军地合办姻缘会”模式,正被武汉晚报全力栽种、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对此高度赞许与肯定。  相似文献   

4.
晚报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打谴品牌、树立形象、迎战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晚报参与社会活动是由其办报宗旨决定的晚报同机关报、专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直接地服务于市民.这种个性和特点要求晚报必须参与市民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晚报参与社会活动也是由它的办报宗旨所决定的.大凡晚报都以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为其办报宗旨,晚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12日-13日,由宜昌市总工会、宜昌市妇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三月三万人相亲节"在宜昌市万达广场浓情上演。短短2天,5000余报名单身男女,数万市民火热参与,成就席卷宜昌全城的"爱情风暴"。晚报相亲节,情定三月三。从2007年开始,三峡晚报倾力打造的大型民生公益活动"三月三万人相亲节"已经走过八年,不仅人气越来越旺,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美誉度越来越高,不仅成为三峡地区最大的相亲交友平台,更是宜昌这座文明之城每年不可或缺的浪漫盛会。  相似文献   

6.
新兴网络媒体的盛行,纯商业广告的滑坡,对自收自支的地市级报社冲击很大,甚至有部分报社下属的都市生活类子报——晚报,已出现连续多年亏损的现象。于是,有些人认为,晚报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其实不然,只要晚报从自身找原因,坚持可读、可信、可用的办报宗旨,让读者形成“没事看晚报”“有事找晚报”的心理,晚报就一定会生机依旧。  相似文献   

7.
高国专  周明 《新闻前哨》2010,(8):F0003-F0003
今年7月1日,是东楚晚报创刊15周年的日子。7月1日至3日,东楚晚报在黄石市工人文化宫广场举办巨型报展,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与广大读者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该报选择6月24日一天的报纸所有常态版面,将每个版面放大至4.38米高、3米宽,共制作71个巨幅展版,供读者阅读和观赏。  相似文献   

8.
甘肃《天水晚报》创刊于1999年,是陇东南唯一一家都市报。创刊20年来,本着"服务百姓每一天"的办报宗旨,着力反映天水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市民文化品位、打造天水文化新地标。2016年2月改版期间推出的《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就是《天水晚报》着力打造以提升天水文化品位、彰显天水文化魅力的文学、文化、人文类周刊。《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每周四出刊,每期八个版,迄今为止已连续出版180期。  相似文献   

9.
政经新闻是媒介传播的"富矿",不仅是党报聚焦的重点,而且也是晚报关注的重头戏,它对于提高晚报的公信力和可读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晚报需立足于自身定位,给严肃、呆板的政经新闻更换上生动鲜活的面孔,以有为有位的实际行动提升"四力"。东楚晚报策划推出了"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特别报道,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晚报是大众媒体。(二)媒体市场的细分化使晚报专刊至今方兴未艾。(三)晚报专刊应以服务读者为重要办刊宗旨。(四)提高晚报专刊的亲和力要有“好看脸”、“侠义心”、“热肚肠” ,以使报纸得人心而得“天下”。(一 )有人说 ,中国媒体在世纪之交跨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在白热化的竞争交战中 ,死死生生 ,合纵连横 ,绘就了一幅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兴旺、波澜壮阔的图景。更有人注意到 ,这二十年来 ,全国数千家报纸———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省市的机关报 ,还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专业报、行业报 ,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似有一…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介绍东楚晚报改革历程的《告诉你一个秘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近日出版。该书分绝处求生篇、出奇制胜篇、从业感悟篇、经营发展篇和理念创新篇。东楚晚报目前采用全新的运作机制,从而驶上超常发展的快车道。该报的经验为地市晚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欲购者可与黄石市东楚晚报总编室联系,电话0714-6516883。《告诉你一个秘密》出版@朱晓源 @顿春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燕赵晚报》秉承“关注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是河北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泼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以来,“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并在促进报纸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媒体之间以及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金华晚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号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闻扶贫活动。报纸开辟了“八婺扶贫纪行”专栏,用采访札记的形式,对八县市扶贫脱贫情况作了连续和  相似文献   

15.
孙献  刘妍 《记者摇篮》2003,(7):63-65
大连晚报读者俱乐部作为大连市惟一一家由市委宣传部批准、由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读者社团组织,是大连晚报社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为更好地沟通读者而特设的部门。成立两年来,读者俱乐部遵照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指示精神,以服务读者,回报社会为工作宗旨,努力打造晚报与读者信息互动平台,发挥读者俱乐部品牌效应,积极发挥策划和组织功能.在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大显身手。短短两年时间,读者俱乐部就发展了12万会员,成为大连市首屈一指的读者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新升华,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晚报作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报纸,全心全意地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同时也是晚报的生命线之一。因此更要重视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羊城晚报》是一家有影响力的晚报,多年来十分注意并努力探索如何将“以人为本”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7.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06,(9):F0002-F0002
由国家新闻出版部署报刊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8月5日在北京结束。年会公布了“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宁波晚报连续三年蝉联20强。今年20强中,省会城市报纸占19家,非省会报约仅宁波晚报一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旧晚报兴起是在民国以后袁世凯的帝制筹安会、曹锟贿选、南北混战的时侯。一九二○年首次发行了“北京晓报”,继之是一九二三年的“爱国早报”,一九二四年的“北京晨报”,其取名用意是比日报快一步。至于晚报则多到十余种。如一九二一年创刊的有“北京晚报”,一九二二年有“顺天晚报”、“京津晚报”、北京日报副刊“小晚报”,一九二四年有  相似文献   

20.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居于一方的地市级晚报,怎样保持特色、应对挑战是个需要探讨的课题。近几年来,《淮海晚报》在办报实践中,坚持以“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为突破口,推进晚报创新,赢得读者好评。 一、坚持“三特”新闻立报 当前报业竞争的多样化、同质化、同源化(同一新闻源),和以互联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