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样是5岁~6岁孩子,城乡幼儿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或教师观念不同,他们的绘画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比较城乡儿童绘画表达方面的差异,我们设计了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极易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命题意愿画活动——“过生日”,从活动生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
4-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对于大脑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幼儿的颜色偏好有助于为儿童创设能适应其颜色偏好特点的环境和提供有效促进其发展的材料.本研究利用个别实验法与访谈法,调查了4-6岁幼儿颜色偏好的一般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系列,并与经验相互作用,会根据客体对象的属性选择适合对象的颜色;5-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较其他幼儿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强化5-6岁幼儿的绘画语言对于绘画教学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幼儿的绘画语言可以通过线条、色彩、主题等方式来表达,幼师只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达到绘画语言的提高。幼儿也可以从中提高绘画技巧,通过绘画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情,对于自身成长、观察能力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色彩观念经过历代艺术家漫长时间的努力与探索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色彩不仅是一种绘画语言,更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入手,在充分分析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共性和个性后,探讨色彩对于艺术家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绘画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情感表达是绘画艺术的永恒追求。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受到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的制约,原始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朴素神秘主义情感取向,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本真主义情感取向,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宗教神秘主义情感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情感取向。绘画艺术情感表达呈现出由客观到主观、由主神到主我的变化特点。在新的技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将使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取了51名幼儿作为对象,先根据观察和访谈结果,将幼儿按照教师对幼儿的情感进行分类,再分别分析其绘画作品。结果发现教师情感指向积极型的幼儿的作品在造型和构图等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优于负向型和一般型幼儿。  相似文献   

7.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其思维比较简单,手腕的灵活性较差,小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决定了其绘画内容简单。而单一的内容又会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孩子喜欢边画边讲,于是我们紧紧抓住绘画语言丰富幼儿绘画活动。一、绘画语言可以增强绘画活动的趣味性。涂色是小班幼儿主要的绘画活动之一,但涂色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从头到尾一个动作,或上下,或左右,或螺旋形,还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很容易因疲劳而产生厌倦感。这时,让孩子边画边有节奏地说“上下、上下、涂呀涂,上下、上下真好看…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抓住语言发展这一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绘画作为一种形象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深受幼儿的喜爱,有助于幼儿语言教育质量的提高。把绘画应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教师与幼儿在绘画中进行语言交流,教师及时记录与分析幼儿讲述绘画时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和幼儿耐心细致的语言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更好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和创造,让语言交流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重要标志就是其所创作的诗书绘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感情色彩,齐白石大师的百年艺术生涯已然将绘画的造诣提升到新的高度。齐白石大师的绘画艺术正是中国优秀传统主题和民俗古典技术融会贯通的有力表现形式,这也是能够得到广大人民认可和支持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对齐白石人物绘画作品中情感表情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欣赏、理解齐白石的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1.
薛淑静 《文教资料》2014,(16):80-81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画家才能将情感依托于绘画语言,在作品中折射出人与客观世界种种简单、复杂乃至扑朔迷离的关系。本文通过情感与色彩的关系;色彩之情感表现的历史效应;色彩语言的情感意义三个方面,阐述色彩语言的情感及其在绘画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儿童绘画具有二维的平面化特点,但这种二维是重叠的二维,即其形式虽是二维,但其内容却是超时空、多视点的,表现出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意见的多维性,反映了儿童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与丰富感受,是儿童天马行空的想像与随心所欲的表现结果.通过对比正常普通绘画教学与依据幼儿绘画多维空间表现特点实施的教学实验干预,本研究发现成熟和教育都是影响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水平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儿童的知觉水平、情感体验、老师创设的自由表达环境、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与策略等.为促进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激活幼儿与绘画主题相关的经验,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材料调动幼儿一切感官,挖掘其艺术直觉,应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情趣,应多让幼儿欣赏现代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作品的相似之处,增强他们自我表达与表现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将绘画语言引入幼儿美术活动中,运用绘画技能和智力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解决"超绘画性目的"和"绘画技巧"这一对矛盾。分别阐述在美术观察、构图、欣赏、创作中绘画语言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指导幼儿绘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格外重要。本文将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四班18名幼儿(9男,9女)的观察,结合5~6岁幼儿绘画发展特点,绘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5~6岁幼儿主题绘画过程的实践观察,运用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教师组织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提出教育建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绘画创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从创作的开始到完成,经历手、心、脑的协调,这种协调除了连接身体各系统之外,同时还接收外来信息的刺激并加以整理,最后做出适当的行动与响应。幼儿绘画创作的流程有不同的阶段,包括内容的探讨、创作、分享,不同的阶段会应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若能通过绘画活动,有系统地应用语言来引发幼儿对创作内容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良好和谐的活动环境。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幼儿对情感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感染幼儿,才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  相似文献   

17.
幼儿对于绘画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用绘画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绘画是幼儿表达思想感受的特殊语言。绘画也可以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在幼儿语言训练中以绘画为载体,让幼儿用语言描述绘画,表达思想感情,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得到训练与发展。本文就如何运用绘画加强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幼儿语言教育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燕 《教育导刊》2005,(2):34-34
一、活动目标 (一)根据画面展开联想,按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和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对学习文字感兴趣,理解"几何"、"勇士"等词汇,主动、积极地认读文字.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最迅速、最有效的关键时期,高效的语言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教育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关注重点,而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化的语言符号,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今儿童不善表达,不懂倾听,缺乏表达自己意见的勇气、对周围事物缺少情感体验,这都是幼儿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通过语言教学促使孩子情感养成是每个幼儿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情感养成过程既需要幼儿教师的悉心培育,也需要家长的极力配合。只要我们家校联手,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懂感情、会感恩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