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将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作文“小编辑部”,分别担任“一审”、“二审”、“副主编”、“主编”等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作文批改,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益旦 《教师》2013,(1):85-85
每每提及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会皱着眉头感叹说:“这的确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而更多的学生则是“横眉冷对方格子,俯首甘愿咬笔头”。因此,笔者试着采用习作小练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并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因小练笔具有“小、巧、活”的特点,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很容易就能拨动学生心中写作的那根弦。  相似文献   

3.
王丽亚 《考试周刊》2011,(59):65-66
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放写作空间,自由选材,自由表达,自主实践。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消除“作文恐惧症”,让学生想写、愿写、感写。同时,还要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就一定能抒发真实的情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做随机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低下。作文教学只剩下“一头一尾”。“头”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文题话题,“尾”是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等。中间的反复修改锤炼的过程荡然无存。这大大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本人认为在作文评改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审美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习作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评价往往只见“文”而不见“人”,教师眼中多的是如何找出一些缺点来给习作减分,却少有找到优点给加分的.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的评价也只是瞄上一眼,便将作文本塞进抽屉,造成了教师评价的“劳而少益”甚至“徒劳无益”.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功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7.
腾久校 《教师》2012,(17):80-80
“今年作文的热点是什么?”“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作为语文老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这两个问题是被问得最多的。其实,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热点”等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同一个材料,有的人言之无物,有些人则可以写成一篇漂亮的文章,这是由写作水平决定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临”与“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结构清楚,中心明确,是众多教师作文教学时所追求的目标。而材料是否来源于生活,是否真实,许多教师则不强调。正是因为教师的这一追求目标,使得学生作文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胡编乱造,人云亦云;为了反映助人为乐,都写“帮老奶奶扫地”“扶盲人过马路”等,千人一面,“人”“文”相差甚远。这样的作文苍白无力,没有生命,成了泛泛之谈的文字游戏。为了促进“人”“文”结合,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韦献梅 《课外阅读》2011,(8):296-297
语文教师感到困惑、棘手的问题仍然是作文教学,主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本人认为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二、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文题目;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作文。怎样将“快乐”与“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喜欢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心坎上认同作文,喜欢作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快乐作文“六步曲”。  相似文献   

11.
【写作指导】 《我也追“星”》这个作文训练,首先看到的是“星”的含义。“星”一般指的是名人,可能是伟人、学者、影视明星……他们的经历或品德让人敬佩,催人奋发;也可能指不起眼的小星星,他们也许没有显赫的身份、地位、成就,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精批细改”的要求下,作文修改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至今未见有大的改观,这是由行政领导的明文要求、学生家长的过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禁锢三大原因造成的。其实在现实教学中,让学生实现相互批改作文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当可改变目前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必须要引导学生开源备“米”。我们作文教学的阵线必须前移.对作前准备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指导。这里的作前准备.有长线和短线之分。短线准备,是指某次作文内容的准备.即提前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准备材料.或者是教师对本次习作所作的活动设计。长线准备.是指平时重视内容的准备.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之中.建立起作文教学的大仓库。  相似文献   

14.
柴晓梅 《成才之路》2010,(20):80-8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是教师自己经常动手,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是非常重视教师写“下水”作文的实践,并且身体力行,从教生涯中作出一千多篇小作文.出版过两部童话集。在他《给教师的建议》第92篇中深有体会地写道:“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话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师来说.是很值得深刻回味和思考的。作为“下水”作文的力挺派和践行人。笔者曾对6个中学的语文教师做过调查,  相似文献   

15.
创新作文。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力求出“新”。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新”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义务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是新时代教育的需要。依据“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非指示性”作文评价,指的是作文教学中应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评价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作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变型训练”,重点在变“型”,通过变“型”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实现作文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探索一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探”、学生的“写”融为一体的教、练结合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匿名作文”是指让学生的作文以不署名的形式出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它是针对目前使用的“署名作文”而言的。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讲评的过程中,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作文的互改、互阅活动中均纯粹地以一篇作文进行操作,不以文章作者来涉及操作过程。一、提出“匿名作文”构想的三点原因1.便于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现代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得高分,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变得伪圣化,内容变得模式化,语言也变得成人化。采用匿名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作文写作中所涉及的内容的担心,为…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最让语文教师头痛、困惑的就是作文教学。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不是枯燥无味,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童真童趣呢?“体验”是最好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有的教师认为基础阶段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会读会写即可,特别是农村低年级教师,对于学生的说话训练更是淡然处之,以致到中高年级后,学生写出的内容往往如记“流水账”,有“骨架”而无“血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学生作文时能言之有物,妙笔生花,我想平时以“小练笔”为契机,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