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毛竹林地选择、整地造林、竹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毛竹营造技术,为广大竹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造林地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土壤翻垦两个方面。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北地区林业部门探索出一套人工营造核桃楸林的技术,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树种和木材.本文就是基于核桃楸繁育和养护实际经验,在总结和分析核桃楸人工林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种、整地、幼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核桃楸人工林造林关键工作的技术要点,希望为东北地区更快地扩大核桃楸林覆盖面积,更有效地提高核桃楸人工林营造质量,更高地提升核桃楸的产出做出技术上的总结和积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对雨水造林技术、固体水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和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以及其他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各地区造林的实际情况推荐了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最后对树种的选择和起苗以及造林整地等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业生产目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对整地及造林方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莫顺山 《青海科技》2010,17(6):38-39
干旱浅山水保造林,首先要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有详细的了解,其次以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树种、采用合理的整地方式、选择造林的合适时间和技术,就可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良好的水保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桃楸直播造林成败的关键在于种子处理。对整地方法、造林技木、苗期抚育等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造林地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土壤翻垦两个方面。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造林地从整地、翻垦土壤开始,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本文介绍了整地的特点、作用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业生产目前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对整地及造林方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容器苗具有培育时间短、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等许多优点,因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实际生产,着重在苗圃选择,苗床整地、基质配制、种子处理、苗期管理、成品苗出圃及造林等环节介绍一年生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东北地区林资源的状况,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及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谈整地与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劣势,还要重视营林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整地和造林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整地方法,人工播种,植树造林常用方法,如直播造林法,栽植造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插条造林法和插根造林法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民乐县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森林、林木资源大幅增加,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在新型林业建设中提出的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和造林技术的应用,对发展和培育森林、林木资源更加有利.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研究、调查成果,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就相关问题进行粗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落叶松营林整地技术及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的荒山造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降水贝干旱灾害频发对造林的影响最大,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造林不易成活,如果要使得北方荒山造林的成功率得到提升,传统的工艺技术必不可见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新型的抗干旱的手段和措施,本文重点介绍优选抗旱树种、营造混交林、造林抗干法、苗木抗干旱处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整地是营林生产的基础工作,是造林迹地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造林前整不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面积造林成活率,影响到幼林生长状况,以至于影响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把好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质量关,把适时整地作为营林生产的第一要务,常抓不懈。本文简述了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与方法,突显了营林生产中抓好基础工作,适时整地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苏打盐碱土造林活动日益频繁,但由于其土壤中含有特殊性质的物质成分,导致造林后成活率低下,这已成为世界性一大难题,本文针对当地苏打盐碱地的立地条件,从造林树种的选择、整地方式、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当地苏打盐碱土造林技术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整地是营林生产中造林迹地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成活率,长远看还会影响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抓整地质量至关重要,林业企业要把做好整地管理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常抓不懈。本文从造林整地的作用、造林的方法,二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列举了大量,详实的实例,指出增强林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抓好基础、即适时整地,改良土壤活性,同时抓好技术人员上岗培训,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才会提高,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