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涛 《考试周刊》2010,(44):238-239
在“绿色能源”的倡导下,为了加快汉中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介绍了汉中地区水能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探讨了加快开发水能资源的措施,论述了水能资源是其它资源不能代替的一种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2.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湖北省不仅水能资源丰富,而且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已高达90%以上,大型电源点已基本开发完成,水能资源已成为稀有的自然资源。“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强了水能资源管理,推进了水电工程管理向资源管理、无序开发向有序利用、工程水电向民生水电及可持续发展水电转变。但同时,在水能资源管理和利用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表现在河流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水能资源开发需要,无偿使用水能资源的现象仍较普遍,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处理。河流生态未实现根本性的改观等等.影响了水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如何将水能资源管好用好,  相似文献   

3.
池州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等问题,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层次低、重开发轻保护、政策支持弱。因此,笔者提出四点基本对策: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品牌;采用先进技术和表现技巧,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文化资源;加大政策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西部水电资源开发前景 水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水电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我国水能资源位居世界首位,其中西部地区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82.3%.水电资源是西部最重要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化是山区贫困县,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建立和谐新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并集发电和灌溉于一体,加快新化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黄山旅游资源的支持系统有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资金投入支持;社会环境支持;体育旅游资源支持;安全保障与服务支持等.影响因素为资金投入不足;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缺乏宏观调控、整体规则和协调发展;人才缺乏;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提出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加强体育旅游的宣传促销;多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文水资源特性的变化是影响河流生态健康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因素。云南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条件好,随着水电开发步伐的加快,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文水资源特性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大。从云南自然地理与水能资源特征出发,调查云南六大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与开发现状,分析云南水电开发对河流径流、泥沙以及水文测验的潜在影响,可为云南电水开发影响客观评价的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咬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试题】2004年10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还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达6.8亿kw,居世界首位。经过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水电行业在有计划有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70年代末提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南宋利州路分合频繁,经考证认为达九次之多,即绍兴十四年分,乾道三年四月合;乾道三年六月分,乾道四年合;淳熙二年分,淳熙三年合;淳熙五年分,绍熙五年合;庆元二年又分,嘉定二年复合;嘉定十一年短暂分、合又于次年五月再分,同年八月又合;嘉定十六年再合;战乱中实又分矣。  相似文献   

13.
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质量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为农村远程平台提供教学资源课件内容、资源开发模式、资源建设信息反馈、资源课件质量评价等九个方面,对我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质量体系进行诠释,旨在为我省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后期,随着考生群体的逐渐膨胀,山东乡试录取率不断下降,至清末时经常在5%左右。由于捐输的次数与幅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人口规模庞大的背景下,山东乡试人均中式率通常低于浙江、江西、福建等科举大省,以及广东、河南、山西等科举中省。探讨清代后期山东乡试之竞争及乡试竞争的省际差异情形,对于当今部属重点高校招生名额的省际投放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新发掘出来的史料论证,宋代新化奉家峒的奉姓"蛮猺",是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和隆回县虎形山奉姓花瑶的族源.现今新化县奉家山奉姓家族的本来族属应为瑶族.瑶族在梅山文化的多元构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两部(国内外各一部)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课文词汇的频率与复现.结果发现:出现次数上,平均词频较高,但教材低频词(出现次数≤2)的数量过多,教材高频词(出现次数≥3)的数量偏少;自然高频词的复现不足,自然中频词和低频词的复现力度相当薄弱;复现间隔上,跨册复现较好,但文本分布较低;词汇出现时的义项和搭配上,两部教材的处理也不太一致。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信息资源是职业院校的宝贵财富,在领导决策、教育教学、内部管理、后勤社会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服务功能。职业院校应从完善激励机制、满足事业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英美两国的两党制存在着不同之处: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方式不同;组织纪律严密、严格程度不同;执政与在野的区分程度不同;各自所联系的国家政权形式不同;在执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不同。两国的两党制也存在着相同之处:都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一般功能;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两国的执政党政策都出现“中间道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Across national contexts, in the attempt to develop and buttress ‘knowledge economies’, increasing pressure is placed on the need for flexible lifelong learners capable of constant knowledge and skills renewal.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broader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n the policy approach to poverty and, in particular, homelessness in Australia. Examining the ways in which education and learning for adults are increasingly at the centre of public policies, I trace the uses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in homelessness policy. Contextualising this within a consideration of recent shift towards a ‘skills agenda’ in the adult education sector, I argue that the purported power of education in homelessness policy must be understood in light of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in the society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