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基于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对高职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提出"四原则"、课程设置"四模块"和实践教学的"四为主",对于构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是一个加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需求分析定位不准确,学科型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习实训不融合等问题。为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优化设计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和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全面实施"2+1"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应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新形势下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组建、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拓展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领域,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科学制定教学与实训计划,合理规划"学习领域"教学大纲,编写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构建多层次的"实境耦合"的教学软硬件环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及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对该专业的工作岗位与所需能力的需求分析,构建了"前校后厂、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课程体系。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分制培养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育模块、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规定等举措,构建学分制下以模块化结构形式为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南通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为例,研究设计"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方案,旨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平台,探索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校企合作、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根据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双证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与方法,通过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调研,研究设计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独具本专业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构建建筑装饰专业校企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供求关系,需将原有的"学校—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学校—企业—学校"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专业方向的定位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决定了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完善质量监管制度,倡导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绿色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文章从高职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亦工亦学,产学合一"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设计训练项目鱼骨图等几方面,探讨了借鉴CDIO理念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首先剖析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内在关系,然后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遵循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传统英语教育存在的不足,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课教学中进行行动导向型英语课堂的设计,进一步探讨行动导向型教学对构建"能力为目标,通过项目任务训练锻炼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实用性职业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周俊冬 《考试周刊》2011,(81):208-209
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分析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定位,做好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坚持以项目为导向,运用"教、学、做、赛"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用人的满意度。"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明确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组建校企合作共育组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拔学生组建"订单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及优选毕业生安置就业等六个部分。"订单式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能力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和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和重要手段。从高职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条件设计、考核评价方法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力求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专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置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计划;建立真正意义的"双师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