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标志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按照经济全球化的逻辑安排教育,可能有违民主政治的原则;要求教育服务于国家竞争力,可能忽视教育中的人文交流。因此,教育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应该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的土改运动有相当变化。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十一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四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六个新特点。新区土改的这些政策改进,基本保证了避免掠夺性的乱挖浮财,扩大了受益面,保护了农业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技术基础,减轻了社会震动。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险与社会经济之间有密切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与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将从财政的三大职能角度出发,探讨社会保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说明社会保险在社会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配置资源、调节分配以及稳定经济三方面都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教育事业也有了大的发展,在师范教育方面,从“壬寅学制”到“六三三学制”,从师范学堂到师范学校,师范教育在制订,称谓等方面经历了一个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凤凰周刊》近期发表吴祚来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获得近30年的持续增长,不是什么模式造就的,而是政府在经济方面让渡于民间社会形成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的本质,原来是权力让渡。农民有了自己的种田自由度,市民有了自己经营经商的自由度,经济自由与经营民主,这些抽象的价值,不仅转化为个人的利益,也转化为国家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朝时期,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着不同以往的特色和表现:贵族妇女依靠家庭以外的经济来源,在家庭中有较独立的经济地位;世家大族家庭中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对家庭经济有一定的管理和支配权;广大劳动妇女是维系其家庭生活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家庭经济中有重要地位。在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方面,魏晋南朝妇女所受限制较少,自由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论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根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在我国建立,为了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为了经济实体法正确实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诉讼法,文章从诉公法的作用,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论依据和实践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产生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比,有明显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该地区文化产业沿着健康和有序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河西经济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较为混乱的时局中,五凉政权立足河西农牧业,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二是在汉魏以来河西核心城镇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河西城市群,并且具备了后世河西城市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经济领域的泡沫现象,早已为人所熟知,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监督和防范方面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技巧。而培训领域的泡沫现象,尚未引起培训界的广泛重视,因而在警惕与预防方面,欠缺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