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程理论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体育课程研究的现状,提出体育课程理论的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对于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学科知识掌握、自我实现、社会重构、学习过程、生态整合等5种美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观点.通过与我国学者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比较,指出我国当前研究的努力方向: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应明确主体选择,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应从片面到完善.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培养先进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做了研究和分析,以期对这一课题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更为完善的、更为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向征 《体育师友》2011,34(4):55-57
体育教师即是体育课程的执行者,也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体育教师为主体,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而教师的工作,教师施教的成功与否与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所以作为主体的体育教师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与其自身的教育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重点探讨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多元内涵与基本特征,认为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要满足学生终身体育与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具体而言,不仅突出政策导向,也强调课程的服务性,注重促进全面发展的时代性。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聚焦于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等的多元整合,其中,纵向衔接主要指的是课程内容;横向一致是相对的,主要是基本运动能力,也包括“定级不定项”的专项运动能力;内在统一多指目标维度知、能、行、健的统一性;形式联合聚焦组织形式、修学类型等的多元化联合实施。一体化体育课程呈现科学性、系统性、衔接性、适宜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体育理论学科林立,但理论研究流派之间缺乏竞争,理论发展日趋缓慢乎现状,从功利实用性、“体育的”、“本土的”等角度,探析了体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及导致上述现状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和方法,从学科理论、社会发展需求、人格全面发展、教师的价值现和功利主义等不同视角论述了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8.
肖雪  田广  郭朝廷  田密 《体育科技》2020,(3):109-110+112
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影响着其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师范生的课程价值取向必然也左右着其未来教育行为,并最终影响教育价值的实现。文章结合美国现代体育课程专家Jewett提出的学科精熟取向、学习历程取向、自我实现取向、社会责任取向和生态整合5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的课程价值取向基础上,尝试分析影响师范生课程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要因素,从师范院校和师范生双方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师范生的课程价值取向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关于开展阳关体育运动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建构过程中,从强调个体兴趣和需要的满足,以及人的自我实现的达成,进而实现有较强的个人倾向的、稳固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全面、综合、发展的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和过程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参考,也为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随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观念的确立,人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健康具有生理的、心理地的和社会的三重属性。体育教育的学科定位由此出发。为此,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人本精神的确立以及体育教育产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化取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运动培养社会意识、养育健康心理等实现教育目的。因此,体育课程需要根据正确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发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类课程和重要内容,对培养具有新型人格素质的学生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笔者对传统智力观的弊端和新智力观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和学习化社会的来临,现代智力观的涌现将会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为我们认识目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要重视学科自身的人文与情感教育价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建构主义关于知识、课程、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见拙文《建构主义缘起、基本观点及反思》,中国学校体育,2008-4),已经非常鲜明地昭示出其"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学生中心主义"由来已久,从卢梭到杜威,再到罗杰斯,每一次都在给人带来欣喜之余,又给人留下不少的遗憾。而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一直以来饱受社会各界诟病。我们在分析现阶段学校体育面临的窘境的基础上,提出必须纠正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立足“终身体育”、坚持“健康第一”、贯彻“以生为本”才是指导学校体育走出窘境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长英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86-87,9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困扰我国学校体育界的热点问题,指出体育课程理论创新是其走出困境的关键,进而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体育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以及体育课程的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当今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与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文化传统和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要求我们把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统一起来,而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发展方向与价值评判的多元化令体育价值观念也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应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理清体育课程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提出和谐发展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影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伟 《体育科学》2002,22(5):1-3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两年来实施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实践影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的变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对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在深层次、多结构的良好变化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正处在趋于理性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基本奠定了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基础,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日益受到青睐。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人们将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奉为课程改革的价值轴心。应该说,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新整合的巨大变革,引起包含体育领域在内的同步改革。当前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针对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把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融入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从而强化对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认识,对促进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若干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学校体育基本理论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学科建设问题。文章着重从学校体育内涵、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学校体育理论导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学校体育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