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小学德育影响的调查及其对策吉林省教育委员会联合调研组,吉林省教育学会联合调研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是相当全面与深远的,也必然会给中小学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带宋机...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上的教师流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合格劳动者选择了教师职业或在职教师放弃这一职业,即合格的劳动者进入或退出教师劳动力领域;另一方面,是在职教师由现任职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任职,即劳动者在教师劳动力领域内的自然流动。一、中小学教师需要参与社会流动多年以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实行封闭式管理,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句话还明确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尽管严格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说学校辍学率高曾经给…  相似文献   

3.
蒋峰  刘海军  黄育云 《天中学刊》2003,18(6):105-106
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而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是教育管理监督的主体,应对他们的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建立校长依法治校的制度,建立保I章教师权益的翻度,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制度,从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4.
创新用人机制,激活人力资源,优化队伍结构……近年来,我省“以服务教育教学中心为出发点,以创新教育人事管理机制,激活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中小学教师由行政任用,身份管理向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转变,学校干部由任命向聘用转变,为培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中小学教师和干部队伍发掘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推行教师聘用合同制,意在改变传统的用人方式,初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但由于相关实施细则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完全意义上的教师聘用合同制并未真正形成,有些学校出现了聘用方案与法律、规章相冲突的状况,甚至存在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因此必须进一步理清学校与教师在聘用中构成的法律关系,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尽可能地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努力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向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6.
陈立志  王黎  彭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110-113,12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高校教师任用制度已由传统的任命制、委任制转为现代的聘任制、聘用制。教师聘任、聘用合同究竟是属于行政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由于立法并未给予明确规定,使高校"人事关系"面临法律性质的困境。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教师的身份,准确地界定高校教师在聘用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已成为顺利推行教师聘用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创设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根据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额和教师工作量,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依法理顺教师和校长管理体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实施教师职务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告诫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履行聘用合同的人员进行告诫,要求限期改正,告诫期满仍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予以解聘。●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制订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特级教师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加快《教师法》配套法规的立法进…  相似文献   

8.
动态     
要评高级教师先到农村任教近年来,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把目光投向大中城市,导致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现象比较突出。针对此问题,山西省教育厅决定,从今年起,各市地要以县为单位建立中小学缺编教师定向招聘(聘用)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轮岗支教制度。并且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称时,应有1至2年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中新社)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户口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重视职教师资培训与管理,是构建一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必要保证。为此,就要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与管理的运行机制,采取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标准,强化教师评估,建立教师业务提高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职业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12,(18):12
天津:小学教师可评正高职称根据(天津)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职务)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通过分析学术职业的特性,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构建涵盖教师岗位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和教师岗位激励奖惩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的高校岗位设置后续管理体系,对于适应教师学术职业特点、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待遇 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培训首先显示为教师学习,而且是校本学习。校本培训转为教师校本学习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学校引导教师展开学习的活动,教师将从“读书”中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学校教育改革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既有针对教育问题的教师学习又有引起行动的反思的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4.
重视职教师资培训与管理,是构建一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必要保证。为此,就要建立和完整职教师资培养与管理的运行机制,采取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标准,强化教育评估,建立教师业务提高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职业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教育管理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富有治理色彩的教育公共政策。其中,加拿大基于公民需求而进行教育治理创新,在中小学建立咨询委员会或学校理事会;日本聘用民间企业人担任校长,推行学校、家庭、社区联合教育,等等。这些经验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引入多元治理主体、提供多样化教育公共服务是治理的根本目的;政府与社会、民众在平等身份基础上的信任合作、互动共治是治理的核心机制;此外,教育公共治理的运作还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开始全国中小学新任教师应全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教育部近日就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形成长效机  相似文献   

17.
创新用人机制,激活人力资源,优化队伍结构……近年来,我省“以服务教育教学中心为出发点,以创新教育人事管理机制、激活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中小学教师由行政任用、身份管理向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转变,学校干部由任命向聘用转变,为培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中小学教师和干部队伍发掘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聘任制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通过一定的契约或合同聘用教师的制度。目前,国外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多采用聘任制。我国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颁布后,逐步在中小学推行校长负责制。作为校长负责制的配套措施之一,教职工聘任制也由试行走向推广。然而,正如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改革,虽然其动机是基于要纠正旧有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等问题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充分把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现状的基础之上,切实理顺和处理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与教师的职业准入制度、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机制、教师专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制度和人事劳动制度等基本问题,以此为建立和创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提供制度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
汪中媛 《今日教育》2013,(10):58-59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新课程价值的追求与实现,以及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迫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个人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方面需正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