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制度正义实质上是一种价值,经济制度正义状况关系到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经济效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扬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义应包含社会基本权利的平等分配;个人所享受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基本对应相等等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批判,其目的一是为了揭露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本质,二是为了同庸俗社会主义的抽象正义观划清界限。马克思的批判有其伦理基础,但与那种抽象的正义观根本不同,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同时,还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3.
论正义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义的核心含义是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西。正义原则合乎自然道德法规和社会实证法规两种规范,它是一种秩序原则、行为原则、分配原则和评价原则,它还涉及到代际正义和国际正义问题。它要求我们每位社会成员合乎正义地待人和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作贡献,要求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正义原则践行的环境。正义原则的践行是一个机会平等原则、规则公平原则、分配公正原则等具体规则实行的过程,其践行的现状同其理想态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每位社会成员和政府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努力逐步实现正义原则.使每位成员都能相近程度地享受到社会财富增加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的正义的两个原则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适应。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参照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社会在财富分配及再分配中,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最少受惠者,满足其利益以控制贫富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的正义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和价值。他的正义论虽然产生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美国,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诸种矛盾的反映和解决矛盾的期望。因为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折射出人类对公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罗尔斯的正义论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成果,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缩小个人之间的经济差距,保护贫困社会群体的基本利益,构建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无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对西方社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一种分配的公正理论,他所提出的正义原则对于我国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凸现的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萨米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观.首先,他阐述马克思的社会道德观,他认为马克思是基于社会道德观来评价资本主义;接着,他阐述了马克思的分配正义原则;最后,他论述了马克思依据分配正义原则批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的观点.胡萨米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观的研究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正义研究的重要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义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A Theory of Justic)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所提出的独到见解,在著作中指出了社会上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等不公正现象,全面展现了罗尔斯本人的正义观点。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正义二字是社会制度的正义,它用来形容一种公平的社会制度,公正的法律秩序,和被划分为不同阶级的人所能得到的分配公平。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是平等,他所提出的正义二原则充分诠释了罗尔斯正义观里的自由平等思想([1])。罗尔斯表达了他在道德中在社会中对正义的看法,对我们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时聚焦于马克思与正义关系问题的探讨并形成了“马克思反对正义”和“马克思赞成正义”两大基本论调。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无论持哪种观点都认为平等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之处,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寻求一套可行性的能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正义方案。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对社会正义问题研究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正义理论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也存在着思维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经济领域中的林林总总的非正义现象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经济领域中的正义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的焦点。生产正义则是正义在生产领域的体现,它指的是生产活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生产正义是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生产正义是生产目的、劳动者、劳动者和生产结果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效率、社会公益、平等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义之于马克思不能纠缠于"词句之争"。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包含认识论维度的"物化"(Verdinglichung)与存在论维度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这两个方面能够成为勘定"正义"的基本原则。依据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观念,人们将基于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形态之"契约"的正义形式看作是一切社会的"自然属性",从而为交换正义作"辩护",即"正义拜物教"。而马克思立足于存在论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批判了传统的"正义"观念,并认定正义是基于商品交易的社会,从而站在共产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辩证地走向一种"过渡时期"的"建构性"正义观念,从而真正通达"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正义是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在结合的差别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在政治经济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实现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3.
分配正义是基于正义的立场和视角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的伦理反思和价值追问,其核心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嬗变的,人们对分配正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学科视野和价值立场。在当代中国,实践分配正义需遵循三个原则,即满足基本经济需求的"平等原则"、按劳分配的"应得原则"和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差别原则"。同时要警惕"粗陋的共产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的分配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4.
“正义”既是个古老的概念,又是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一直是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背景对正义应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新时期正义概念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分配以及与保障分配结果相适宜的法律与道义品质,离不开平等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5.
批判教育学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实现社会正义和个人解放为己任,而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则认为关于社会正义的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生态正义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和论争,是由于他们持有不同的生态和生态正义观。二者对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关系,或者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均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要理解什么是分配正义,最有效的途径是诉诸分配正义原则。分配正义原则是人类出于维护分配正义的目的而对其分配社会资源的行为作出的一种准则性规定。能够选择和确立分配正义原则的主体只能是历史唯物论意义上的人。由这种人选择和确立的分配正义原则必须具有普遍有效性,并且必须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的考察和梳理了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的历史嬗变,阐述了古希腊的经济正义思想、中世纪的经济正义思想、近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和当代西方的经济正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面临着“正义”的现实问题,研究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目的是为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经济正义理念和价值原则提供广阔的理论视阈和思想支援。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和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把实现"环境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把"以人为本"和建立动物多样性伦理作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正义观经历了一个转变与重建的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马克思从早期的法律正义转向经济正义,解构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并从经济基础、实现路径和价值目标等维度重建了科学的正义观,认为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本质内容,经济增长是实现正义的基本前提,公平分配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正义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正义是教育人性化的首要价值原则,那么承认正义则是教育人性化的根本法则。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是为了避免羞辱或蔑视,获得尊重和尊严,通过教育交往实现自我发展和认同的伦理形式,较之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更具有核心的价值地位。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原则以互动正义和实践性正义为前提,以权利承认、社会承认和爱的多元正义为具体内容和形式,促进平等对待和道德关怀,保护学生的完整人格,维护学生的平等和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