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命题专家点拨高考备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招生》2003,(2):20-21
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了“2002年普通高考试题评价研讨会”。相关省级考试机构、省高考试卷阅卷组、高考学科命题组、省市教研室和部分大学、中学的相关专家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同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首届招生考试“东湖论坛”。这之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又分科目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本刊记者有幸应邀列席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采访了有关负责人。本刊从不同渠道汇总了与2003年高考命题相关的信息,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2003届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历史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这个新的原则,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并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包括  相似文献   

3.
王勇 《求学》2004,(5):12-18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之大,创近十年之最,许多考生考完数学后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纷纷抱怨高考命题专家出招太狠(关卡重重,题题“致命”),招数过新(结构形式新,问题情境新,表达方式新,设问角度新,命题立意新,解题方法新,思想方法新,知识交汇新,评分标准新).2004年高考将至,这些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期对今年考题进行了仔细梳理,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命题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当年的考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中生物试题为载体,采用单题分析的方法,从试题的问题设计、题意表达和能力立意三个角度,对试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逐题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为命题人今后编制高考试题提供借鉴。同时提出:试题编制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使命题人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题暂置,充分洗脑、换脑,克服思维定势,重新审视试题,充分研讨,以修正试题中存在的各种失误;高考命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尽早建立起试题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8.
数学是思维科学,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是数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寻求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数学发现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自2000年高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上海、北京近几年自行组织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夏季高考前夕,教育部决定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九个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命制工作,至此今年高考全国11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进一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考全国一张卷的格局。如今高考已经结束,有必要问一问自主命题的效果如何呢?有关部门的调查认为今年高考试题分省命制从整体上呈现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遵循大纲,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小题的灵活性小题在考查知识、方法和技能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源于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的命题思想给了高考试题更大的命题空间,在命题方式方法上少了束缚,多了灵活.  相似文献   

13.
14.
谷孝龙 《语文知识》2002,(3):46-46,9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题第25题是这样命题的: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分)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是这样定的: 参考答案一: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  相似文献   

15.
倪铭辰 《求学》2004,(4):8-13
高考的年轮已经转过了20多圈。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越来越扑朔迷离。感觉命题者越来越“诡计多端”。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万物都在发展嘛!然而高考试题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螺旋式前进。正如一根弹簧。既有圆周上的反复。又有纵向的伸展。所谓“反复”,高考有命题大纲,有固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命题内容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几乎每年都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罢了;所谓“伸展”。即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命题者的“伎俩”也越来越狡猾。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丰富是必然的。但其中也不乏“花瓶”式的试题。我们结合着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窥探一下命题专家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节目”。十多年的薪火相传使得这一考查形式成为引导学生认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古代杰出文人不朽的人格魅力、陶冶自身高尚情操的最佳载体。在十多年的命题实践中,试题的命制已日趋成熟周密、丰富多彩、稳健灵活。因此,广大考生及语文教师对新一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走向的关注热情是相当高的。本文将根据近几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拟制情况,蠡测2007年的命题走向,希望能对考生的复习以及老师们的指导提供一些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胡继云 《新高考》2005,(5):35-36
为了提高试题的有效区分度,高考命题人常会使用一些手法来增加试题难度。本文将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中常用的“绝招”介绍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  相似文献   

19.
20.
倪红飞 《物理教师》2008,29(2):33-34
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斜面一水平面组合轨道问题”出现频率很高,近十几年屡屡出现在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 命题专家之所以如此青睐这类试题,主要原因是“斜面一水平面组合轨道问题”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选拔功能.而且,试题展现的物理情景与生活中实际情景相吻合,结论具有实用性,很好地体现了物理试题的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