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彩明 《现代语文》2014,(12):82-83
初中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成长养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生理的青春期又导致他们的需求多变,因此,中学生常常在“乐学”与“厌学”的两界间徘徊。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剖析学生“乐学”与“厌学”的成因,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让学生在学习的轨道上不断前行,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实践中,学生的“不满”是“乐学”的外在表现,而“满足”中则不仅包含了“厌学”,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如他们已发现语文的魅力,对自己的所学感到满意,等等。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剔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构建满足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大力开发学生的“不满”情结,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探索,不断成长,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做好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往往具有“成人感”,主观上他们觉得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知识、有气魄,但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脱稚气。如果教师不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特点,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或敌对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要细心观察,尊重学生人格,遇事和他们商量,不包办代替,让他们的“成人感”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思想上有“成熟感”。但是,中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阶段,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教师要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学校,心理上渴望学校是他们的第二家庭,教师是他们的第二父母。作为教师,我们常说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和蔼可亲、言语亲切、不训斥责骂……可是在学校张贴的公告和许多规章制度上,这种亲切的语言则寥寥无几,充斥其中的多是“不准……”、“不得……”、“违者处分”、“违者严惩”等等过于严肃的字眼,像法院的布告,缺乏人情味。学生置身其中,读到这些冷酷的“规则”根本不可能有亲切感,更谈不上从中接受教育而自觉遵守。也难怪一些学生情绪上抵触,行为上违反,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是儿童与成人的过渡阶段,既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多多少少伴随着叛逆,总是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或几种心理问题,由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心理老师应该以问题为指导,解决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达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与他们接触和交往最多的是他们的父母和教师。父母和教师作为教育者对青少年的发展和成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具体说来 ,家长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教育 ,教师则对学生施以孜孜不倦的教书和育人。那么青少年学生又是如何看待和评价他们的父母和教师的呢 ?或者说 ,父母和教师所给予青少年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所需要的是否是一致的呢 ?为了了解这一问题 ,新近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家长和教师在了解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及其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方面提供某些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龙小勇 《科幻画报》2022,(9):186-187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育阶段,在新课改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原则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身体成长情况与成绩提升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焦虑心理等。本文立足实际,结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首先针对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进行讨论,再就锻炼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优化体育锻炼效果,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在中学生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的问题不仅影响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妨碍他们的数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在这一时期所存在的成长危机和心理矛盾,尤其是对于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他们的教育转化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为他建立一个小档案,随时记录和分析教育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经常与教师探讨这个问题,于是有了以下一些意见。一、问题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中学生虽然感触到了国家辉煌的经济成就,绝大部分学生对未来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心理比较脆弱,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天性用心和他们交流并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比较成熟,作为一名班主任该如何正确处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曾汝弟 《云南教育》2001,(24):40-41
不少人认为,“逆反心理”和“闭锁心理”是中学生(包括不是中学生的青少年———下同)的两大心理特点。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认为“逆反心理”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主要根据是:中学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家长和老师的话了,他们常爱跟大人争辩和顶牛,凡事喜欢自己做主,有时候还故意跟大人反着来,等等。中学生的上述表现能说明他们有“逆反心理”吗?我们认为不能,而只能说明中学生随着身体的成长、知识的增多、经验的丰富、能力的增强,他们的成人心理和自主意识以及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心理和能力的发…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与教师的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 ,是一种抵制正确、维护错误、违背常理、背离社会规范的反常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使学生听不进教师正确的意见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在原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 ,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大人…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各种困难与挫折,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校的中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段炼 ,缺乏坚强意志的培养 ,缺乏吃苦耐劳、协作精神尝试和承受挫折能力的锻炼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良好解决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还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 ,不仅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心灵 ,达到彼此的心理相融 ,引起心灵的“共振”。同时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采取“避开”、“转移”、“合理解释”、“克制…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今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正面对着青春期成长的急剧变化,而且也正面对着新世纪新时代的巨大变迁。由此,我们教育工作在关注中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关注他们的时代特征。本论试图从社会的信息化、开放性、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等方面,对当今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优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相对的剖析和概述,以利于中学教师更好地认识和引导自己的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国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承受力不强。文章从学习、人际关系、愿望和兴趣、自我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学生自身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减压等对策,提高意志力,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抗挫能力。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引导他们融入集体生活,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培养出新时代具有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理发展还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如何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如何使他们懂得心理保健知识,防止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发生,如何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几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效实践。一、提高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为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指导水平,我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材、参考书和心理测试器材,定期学习、讨论、考核,…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挫折承受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自信心;成长问题的困扰.导致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缺乏了解;教育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注重,教师缺少教育心理学知识;家长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学校心理氛围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