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比这更难的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的确,你的思想,你的学识,你的经验,要成为别人脑袋里的东西,不仅仅取决于你的"教",还取决于别人的"学"。"所教的"未必就是"所学的","教过了"也未必"学到了",其间出现的偏差、误差所形成的教学落差,足以证明"教"与"学"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师道》2008,(2):49-52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出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的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  相似文献   

3.
说到作,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有人概括当今学生作“三贫乏”,即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累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自省就是自我评价,即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这里蕴含着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自我缺点的剖析。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省阅,从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知明而行无过”。 正视自己 不自卑 有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觉得自己处处都比别人矮一截,自卑感特别重。我班的王成同学就属于这类学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进行成功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也就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6.
感谢《历史教学》!这句话是我早就想说,而一直又无机会说的心里话。我原本不是学历史和教历史课的。恢复高考以后,我这个教了十几年政治课的老师改行教了历史课。虽然我喜欢历史,上学时也曾学过一些倚单的历史知识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但是,教与学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首先是自己的知识太少,底子太薄。老实说,当时连哪些是正史,哪些是“野史”还分不清楚。在“政史不分”、“高考需  相似文献   

7.
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之色变,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有人概括当今学生作文“三乏”,即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累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8.
“导思点拨教学法”是玉林市古定小学师生经过长期的教改探索,在继承传统教法精华、借鉴别人先进教法和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教法的构想.然后,由57名教师在语文、数学、自然、图画、音乐、体育6个学科进行实验,后经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玉林地区教研室的科研人员研究总结,定名为“导思点拨教学法”.其特点是:(1)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全过程教师以指导学生学为主,学生主动地自学知识;(2)体现培养现代人的要求,教学中重在对学生激发“思”、指导“思”、发展“思”、训练“思”、培养“思”,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  相似文献   

9.
“发现法”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其目的是让学习者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而成为“发现者”。在田径专修技术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教法,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一的教法,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从而转变学生的厌学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很想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学”是“教”、“学”双方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种积极性相互配合的过程。 要做到教学默契,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前提,而要做到教学默契,教师还应钻研教法和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许多好的教学法。如整体教学法、传统教学法、综合分析法、关键词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上述不同的教法把课讲得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心智发展水平.掌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懂得依顺学生.引导学生。当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时,他们就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反之,当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规律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学得枯燥、困难。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追求“生本化”——所谓“生本化”作文.就是注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可以说,“我感”与“我思”是“生本化”作文的灵魂。确实.唯有调动学生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有人概括当今学生作文“三贫乏”,即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累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教法是“填鸭式”的教学,即老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就跟着读一个数字,太枯燥无味了。我采取了“唱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兴趣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吕秀玉教师回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理念正深入人心,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课堂的作用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学,不再是知识的“克隆”和“复制”,不再是知识的工厂化“大生产”,而是“寻道、质业、生惑”螺旋发展的求索过程、是一次次朋友间的精神聚会;学习也不再简单地把别人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知识、盲目地把别人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随意地把别人的思维作为自己的思维,而是“思我想思,学我爱学,做我要做,成我愿成”。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信息传递的空间、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一个涌动激情,生命成长的历程。就像叶澜教授所说那样:“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15.
1.注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改革注入式的教法和被动式的学法,而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模拟与游戏法等,为儿童制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把“教师要我学”改为“学生自己想要学”。 2.注意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改变单纯传授现成知识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作法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教  相似文献   

16.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主张学诗要重“诗外功”。其实教学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老师要使自己的课达到既丰富学生学识,又培养和启迪学生智能的目的,其关键也不单在那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更主要的是得力于这位老师的“课外功”,即他学识功底的厚薄,对教材教法掌握、运用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教育对象了解如何。苏联有一位历史老师,在他很成功地完成了一堂公开课后,有人问他,“准备这堂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卡尔曹夫曾说,“与其说是复习课,不如说是概括课:它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所研究过的东西”(“小学历史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220页)。这就是说,复习课不仅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下面,我想就自己对“古代罗马”这一编的课堂复习谈一下我的体会,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古代罗马”这一编,在教学大纲(草案)和教学参考书中都给我们明确地指出,它在世界古代史中  相似文献   

18.
我对教法改革的追求是:彻底“变法”!我的语文教学彻底“变法”的目标是:变虚为实,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化知为能。“大语文教学法”的创立,标志着上述教学“变法”目标的实现。我的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相比较,可以说是判若两个天地两个世界;我的阅读教学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传统的教法是,老师讲、讲、讲,满堂讲;我的教法是,学生练、练、练,满堂练。因为我早已下决心改变自己在语文教坛上扮演的角色:要当读写“教练”,不做文章“讲师”!———我大概称得上“中国第一位大语文教练”。因为我早已认定…  相似文献   

19.
张义国 《湖南教育》2004,(11):29-29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表明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历史是无法还原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教法怎样改革才能使历史教学显现活力呢?在具体教学中,历史教学改革运用得较多的是导学式方法。其核心是“导”与“学”,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又称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弄清历史…  相似文献   

20.
回顾自己任语文教材教法课近二十年来的教学活动,有成绩,更有不足,有经验,更多教训.这里,只谈几点比较深切的体会.一、不断呼吸新鲜空气,经常传播新信息我本来是教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的,恢复高考以后面对新招进来的师专生,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没人教.当时候若一校长同我谈话,让我教这门“好汉子不愿教,赖汉子教不了”的课程,因为盛情难却,加之在大学时跟赵善诒先生学过文学教学法,跟谭惟翰先生学过汉语教学法,好歹有点基础,当时就答应了.考虑到这是一门新课,自己缺乏研究,手上又没有资料,于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