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环境会议宣言》,并向联大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大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确定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人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自觉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事实上,人类把保护环境上升到如此高的地位,正基于自身家园的深刻危机。地球,这个宇宙中充满诗意的淡蓝色天体早已烟雾缭绕,垃圾遍布。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地球环境带来了诸多严重问题,并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10,(6):95-95
任务内容: 当今世界,最困扰人类的问题是什么?相信您的回答会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环境问题!是的,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从此,每年的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8,(6):29-29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同时,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4.
<正>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规定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并提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本次会议之后的四十多年里,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总在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与行动,呼声越来越高,而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能源荒"等危机已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生态危机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它不仅事关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更是各国争夺未来发  相似文献   

6.
一、可持续发展与ISO14000系列标准 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进一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人类开始能真正地把自己当做自然界的一部分,来思考与自然的关系问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是人类关注环境的一次里程碑性会议,这次会议奠定了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1992年6月,许多国家首脑和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的代表将齐集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这次“地球最高级会议”恰恰是在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过后20年召开的。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次划时代事件。的确,就发展和全球环境这些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而论。这次会议也被另一些人看作是世界调整自己事务的最后机会。无疑,我们在饥饿、贫困、污染、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大批丧失等方面所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于1995年3月6日至13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是继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和1994年开罗人口大会之后,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又一次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重要国际会议。118个国家的首脑或政府领导人聚集一堂,就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共谋举措,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议最后通过了《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次会议的成果将对下一世纪各国的法律和社会、经济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蔡宁  吴刚 《软科学》1995,9(2):11-15
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投资因素的调查分析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蔡宁,吴刚,许庆瑞自1972年我国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逐步开展起来,环境保护投入也有了较...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浩明 《学会》2004,(2):12-12,15
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我参加了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下简称峰会)。本届峰会是继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又一次盛会,是联合国迄今就可持续发展问题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来自世界各国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0,(1):49-49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黄浦江畔。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凭海临风。霓虹灯、镁光灯,一闪一烁,以它的繁华吸引着吸引着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目光。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又是一个焦点。一年一度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于2002年4月14日至17日在此召开。这是具有基因研究的“联合国”之称是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的最高级别会议,被媒体广泛誉为人类基因组的“财富年会”。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国际人类基因组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注定了上海会成为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博士后张德礼美好回忆,因为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的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破坏,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特了出来,联合国为此召开了多次会议,生态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教育领域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公识,这其中,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被摆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浦玥  穆琳 《科教文汇》2008,(2):37-37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的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破坏,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特了出来,联合国为此召开了多次会议,生态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教育领域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公识,这其中,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被摆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1,(20)
新华社讯(记者卫敏丽)由民政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国际会议22日在京开幕。记者从会议开幕式获悉,近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在空间技术减灾应用领域加强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在20世纪中期达到了最高峰,例如欧洲酸雨引发的森林大面积死亡、莱茵河污染事件、美国拉夫运河事件、日本接二连三的环境公害……到了1972年,联合国决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开始反思自身在这个星球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后,世界各国针对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气候变化乃至环境与发展签署了众多的协定、宣言、议定书、公约等,旨在让  相似文献   

17.
编者絮语     
科学与和平,是现代人类焦灼的期待与渴望。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与和平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的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本期将会议的发言摘要整理,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1989年为11月6日—11月11日)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会议围绕21世纪科学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发展对人类和平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并从21世纪的主人——少年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20.
有了人类和平的愿望与和平的声音,才有了这支独特的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上1988年诺贝尔和平奖领奖台的。这是人类对这支没有国籍、没有战场、不参加任何战斗的部队的一次最高褒奖。1988年12月9日至19日,常驻联合国的中国、英国、美国、苏联、法国和南斯拉夫6个国来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