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旁的江苏广播大厦是我省最大的广播中心。1992年12月竣工,建筑总面积为15700平方米。广播大厦分主楼和裙楼两部分。主楼面积为14300平方米,高度为77.3米;裙楼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总投资为1970万元。  相似文献   

2.
人们如果从西单顺着宽阔的复兴大道一直往西走去,出复兴门,就可看见马路南侧一座米黄色的、美丽雄伟的大楼,这就是建筑在北京的我国的广播中心——中央广播大厦.中央广播大厦是一座两翼有四层、中央有十层的大楼,加上顶端的小亭子共十一层.建筑面积共两万多平方公尺.电视塔高达八十七点五公尺.广播大厦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它的全部设计主要是由苏联专家做的,我国的工程师参加了一部分配合设计的工作.大厦里绝大部分的技术设备都是苏联供应的,整个工程的施工也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如果你走进这座大厦,就会被这座大厦工程规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改变省电台技术业务设施落后状况,经省政府批准扩建广播大厦。广播大厦占地面积为218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5700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 14300平方米,裙楼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主楼  相似文献   

4.
芦山应急广播是中国的广播人真真正正走出的应急广播第一步。如何办好闫家应急广播体系,如何评价国家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我觉得还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旧家的角度,用开放的思维来办国家广播体系建设,特别是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因为应急广播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广播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应急管理的一件大事。站在旧家的角度来看,应急广播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什么时候启动应急广播?  相似文献   

5.
迟开的八重樱,伴随着江苏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一行10人对日本电视界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在日期间,代表团先后访问了NHK、TBS和朝日电视台,参观了这三个台的新闻和综艺节目演播现场,分别与10多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6次座淡。走马观花,对日本电视新闻和主持人的概貌仅是浮光掠影,但由此也萌发了对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和主持人的肤浅思考,以下拾取的,是访日途中飘飞的几片思絮:  相似文献   

6.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对于传统广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的功能也因此慢慢改变,逐渐朝多样化、多元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作为广播电台核心的广播中心技术也必然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广播中心技术的发展,并分析了其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业内对广播中心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22):47-47
东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位于东京最新的一座摩天大楼之——丸之内信托大厦主楼顶部的11层,拥有202间客房,于2009年3月2日华彩开幕。酒店紧邻东京火车站,设施奢华,地理位置优越。  相似文献   

8.
南山路136号和138号是中国现代知名学陈大齐先生的别墅。根据原始档案资料记载,这处别墅占地3亩7厘4毫,大院内有主楼和附属房屋(5座小平房),主楼是一座两层的四开间西式楼房。当年,整座别墅的建筑面积曾经为634.81平方米;如今.这里仅剩主楼一座。虽然这座别墅一直保持着“陈界”界石,但是,当地人却喜欢称呼它为“长桥别墅”,因为当年这处别墅的门牌号为“长桥14号隔壁”。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上有这样一座电台历史上有这样一座电台,电波上载着硝烟、诱人的遐想和芳香的谷壳。暗夜中有多少人寻找电台的呼号,猜思着这电台的容貌。在黄土高原的山沟深处的那座破旧小庙,就是我们广播阵地的前哨。四米小屋分成上下两层,两层又  相似文献   

10.
四月的一天,我到瑞金宾馆看望来自大洋彼岸的老友董鼎山,约定翌日找何为、徐开垒、沈寂等半个世纪前的老友叙谈后,我就告辞了。我没有走出大门,而弯到北边瑞园的大草坪。四十年前,瑞园与宾馆之间有堵围墙隔着,虽有小门可通,我们在瑞园办事的机关干部是不过围墙的。园中静寂,四周无人。我伫立在一泓池水的小木桥边,望着北边修缮一新的四层主楼和西侧的三层辅屋,主楼是机关集中办公和会议地方,辅屋三楼是我们工作室。我沉思着。多么熟悉,却又是陌生。这是四十年前,我们机关的办公楼宇。跑近前去,我们以前办公楼的大门前竖立了一方外国商行的牌碑,表明它已租赁出去做了外商的办公楼。  相似文献   

11.
覃继红  华夏 《中国广播》2008,(11):21-24
2005年5月,无锡广播中心承办了上海经济区广播新闻协作会的年会,会上展示无锡广播创新性的广播节目和介绍的广播管理运作方式,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同时,无锡广电集团以及广播中心领导班子的朝气和活力也感染了大家。就是在这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中心的播控系统已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播控体系发展。在广播播出工作中,如何综合利用播控中心的技术设备和人力条件,有效避免和解决智能化播控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播技术工作者思考和创新。本文针对智能化播控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对广播中心智能化播控系统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模拟到数字,是广播技术的一场革命。“数字化”是广播技术设施和手段的更新换代,更是广播节目从采、编、播、录到传输、发射的一场系统化变革。追踪新技术,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技术引领、科技强台的必然选择。正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台领导班子明确思想,集中财力,加大投入.仅用了两年时间,台内新增微机300多台、数字采访机100多台。基本实现了全台人手一台微机。驻站记者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完成了音频网、互联网、办公网的升级改造;整合了全台统一的短信平台,建起了语音平台;对广播中心集中进行了数字化改造。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份,我有幸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代表团访问了瑞典、芬兰、奥地利等国家,作为一名广播工作者,这次访问中最令我兴奋的是:在那里,广播已完完全全地走出低谷。访问期间,特别是在芬兰,许多广播界的同行介绍说:在我们这里,广播听众的人数远远多于电视观众,没人认为电视可以取代广播了。开始我以为,我们拜访的多是广播工作者,没有跳出“夜郎国”,情景未必象他们描绘得那么好。后来,我们拜访了芬兰广播公司总经理巴西林那先生,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新闻电视台开始向加拿大广播,这是它开办的第一个跨大西洋广播。该台经理克里斯托弗·欧文说,他们计划在今后14个月将其广播扩大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地区,并争取于1993年底实现向全世界各地广播的目标。一年前,该台还开办了一条每天24小时向亚洲广播的新闻和信息频  相似文献   

16.
旧中国广播电台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许多先进的技术设备都是从外国输入的,无线电广播也不例外。中国的广播事业开始于1922年,上海是旧中国广播的发源地。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座广播电台是在1923年1月23日,由美国人E·G·奥斯邦在上海创办的,呼号为XRO,发射功率50瓦。该台每晚播出1小时,内容有少量新闻,大量的则是音乐、娱乐节目。为了推广收音机,扩大广播的影响,还举办过无线电常识讲座。同年1月26日,该台曾播出了孙中山当日在上海发表的《和平统一宣言》。但由于E·G·奥斯邦未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签订中保广播与电视合作协定并增强中国和保加利亚两国广播工作者的联系,我国广播工作代表团八月间访问了保加利亚。在整个访问期间,保加利亚广播局局长伊万诺夫同志和其他朋友们对我们的亲切接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我们留下了永远难忘的愉快的记忆。在我们参观了保加利亚广播电台的各项设备之后,我们又和几个编辑部的同志们举行了业务座谈,这使我们对保加利亚广播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广播宣传的积极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保加利亚的广播事业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反动的保皇法西斯直接控制的广播电台相对立的,是一座处于地下的革命的广播电台,它以坚定的声音召唤着保加利亚人民团结起来进行解放斗争,这里经常发出格·季米特洛夫和他的战友们的声音。这座电台就是以上个世纪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最有才华的领袖和为保加利亚人民的自由和  相似文献   

18.
贺卡情深     
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都收到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贺年卡。面对这挚语浓情,我总不免思绪万千……这些贺卡大都来自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还有我的“忘年交”、文朋书友,这其中记录着一串串的故事和一首首诗。先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工部的那些和我素昧平生的编辑们,只因我喜欢听广播而从此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秋,该台《对农村广播》中广播了山东省有位农家贤媳叫陈秀兰,她服待傻公公痴婆婆,照料一家人,自己吃苦受累。听完广播后,我当故事讲给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3,(6):12-12
6月7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召开芦山应急电台工作总结研讨会。 会议总结应急广播的全新模式,就内外部联动机制的建设、应急广播节目内容的设计、新媒体传播的角度、技术设备的保障、应急机制的建设、应急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国家应急广播中心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要求:一是要不断挖掘应急广播的特殊作用和思考对内外机制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更加细化、由近及远,  相似文献   

20.
在联邦德国科隆市莱茵河畔,座落着两座对外广播电台。一名《德国之声》,负责对世界各地广播;一名《德意志电台》,负责对欧洲各国广播。两家电台紧挨在一起,被人们称作兄弟电台。前不久,我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代表团访问这两家电台时,不管是它们的台长,还是各部主任,都特意给我们介绍一个叫“伊达”(即“信息处理系统”)的新的电子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