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宋中期"耆英会"是当时士大夫一种特殊的交游方式.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活动内容主要有饮酒、作诗、游园这三项."会员"入会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就其形式和内容来说,对今天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了北宋熙宁年间前六客会的渊源、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代影响,以此窥探北宋文人集会的特点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北宋中期许多词作的抒情主人公与五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词作以男性情怀代闺音,以磊落有为的士大夫情怀代末路穷途之叹,北宋中期词人特有的富贵悠游的心态、对生命和社会淡淡的感伤、对友情气节的崇尚在词中多有表现。当然,这时的士大夫词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回避社会矛盾,美化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北宋晚期的士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宋晚期士风极坏,不仅隐逸与奔竞这两种风气颇为盛行,而且形成了好官当中无好人、最高统治集团由昏君加佞幸组成的格局。士大夫阶层堕落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具有劣根性与软弱性,其根源在于其理念与追求并无深厚的经济基业作保障。  相似文献   

6.
宋琬与施闰章均为清初著名诗人,号称“南施北宋”,两人遭际不同,诗作风格也迥异,但两人友谊深笃,一生中虽然相聚时间无多,但两人诗文往复,友情越时日而无衰,两人相知相契,相慰相藉,交游的诗文即丰富了清初诗坛的创作,也谱写了人间友谊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基督教文化与医疗以及中西的通商贸易等有了新的了解。这些对西方新的认识,是指导其对外交涉的思想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当时清政府外交方针政策:诸如“力持和局”、基督教弛禁及“以商制夷”等等。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基督教文化与医疗以及中西的通商贸易等有了新的了解.这些对西方新的认识,是指导其对外交涉的思想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当时清政府外交方针政策:诸如"力持和局"、基督教弛禁及"以商制夷"等等.  相似文献   

9.
刘艳萍 《天中学刊》2013,28(3):88-93
北宋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在西京洛阳有一个以钱惟演幕府文人为主体的交游唱和群体,谢绛、欧阳修、梅尧臣、尹洙等文人都参与其中,其成员多为年轻文人,富有朝气,性格各异。这一文人群体的形成,既是由于文人们志趣相投,彼此推赏,也与钱惟演留守西京以及洛阳的时俗风气等有关。他们在洛阳举行了较多群体性活动,彼此间的诗歌寄赠酬和亦频繁而广泛,其交游与唱和具有一种明朗昂扬的情调,促进了洛阳诗歌和散文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两次规模较大的社会改革.尽管这两次改革最终都归于失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支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的,要想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作保障.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中期的诗人梅挚生平虽不煊赫,但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堪称循吏。其人喜吟咏,擅文章,虽作品大多散佚,而生平尚可据当时史籍和名家别集的相关记载加以考索。他与欧阳修等一同主持了北宋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嘉祜二年科举考试,与欧阳修、梅尧臣、王珪、韩琦、文彦博等人多有唱和,且与王益、王安石父子为两世之交。他的政绩、品格以及交游连同创作一起所引发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旧唐书》的不满,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一股唐史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史家和史著。这些史著多以《春秋》之义为评判标准,褒贬唐史,史评色彩浓厚,鉴戒思想突出。  相似文献   

13.
士大夫是北宋的审美主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趋向直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审美思潮。在北宋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士大夫中隐逸心态弥漫。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北宋形成了尚清、尚淡、尚逸的审美思潮。而文学艺术作为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则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潮。  相似文献   

14.
从以《宋史.宦者传》为主的宋代史料中可以发现:为数众多的北宋宦官,参与了北宋与西夏关系史中的多数重大事件,并且广泛涉及有关西夏的各个领域,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宋夏关系。该宦官群体并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其身份全部具备浓厚的军事色彩,且部分宦官更表现出一种"准士大夫倾向"。  相似文献   

15.
北宋中期,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文人们建功立业的热情高温,屈骚忧国忧民、反抗现实的传统披发扬光大,骚体创作勃然而兴。蔡裹、王令诸人通过骚体来发愤抒情,激励名节,追求雄衰横放的奇峭美。随着竞争的加剧,文人们投时进取、兼济天下的热情渐趋消褪,走上了理性反省的道路。欧阳修的骚体创作对于骚体赋风的转变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郭祥正的骚体表现仕与隐的矛盾,雄衰与隽逸并存,王安石等人的骚体寓忧愤于淡泊之境,具有明显的玉变特征。文同的骚体表现出表里澄激的空灵境界。  相似文献   

16.
北宋帝王喜好丹青者不乏其人,国初便将南唐、后蜀、吴越等国的书画掠至汴京,积极搜访民间名迹一并归至内府,鉴别真伪、评定品级、编撰著录、临摹保存;设置宫廷画院,广纳擅画之人,在宫廷品评标准的指引下,形成独具一格的"院体"风范,此时绘画内容广泛、技法精熟,刻画物象极尽精微,形式也多种多样.北宋士大夫好风雅,文人画兴起并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士大夫间以互相观摩品评书画、借阅赠送书画、善于绘画精于鉴赏为尚,书画鉴藏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7.
自公元970年北宋建立至1127年结束,其存在的一百六十七年间夷狄威胁相伴始终,因此政府重视马政建设,并对马政之保马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主要从北宋保马法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和历史评价三个方面予以浅论.  相似文献   

18.
表作为章奏类公文,是官僚大臣向天子谢恩、陈事,以及表明臣子心迹之类的古代行政文书.相对于其他内容的表章,谢表更加突出写作者文笔的条理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情感的真挚与忠诚.在体制方面,宋代前期谢表基本还是追随唐朝,以骈文为主要写作方式,而从欧阳修、范仲淹开始在骈文之中加入散体,不但在内容和境界上显示出耿介与自尊的士人主体...  相似文献   

19.
“积贫积弱”是北宋政权的一大时弊。其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北宋统治者从陈桥兵变、皇位争夺、外戚预政等一系列事变中,消极地吸取教训,致使防范“内患”的心理日盛,终酿成’三冗”,导致“积贫积弱”。  相似文献   

20.
"北宋四大书院"的说法颇有异见.最早的有范成大说与吕祖谦说,二人共说了七所,前者似为即兴之说,后者亦有自相矛盾之处.然而以大师讲学为确定四大书院之标准似更合理.近世复有"六书院"、"八书院"之说,其实北宋时大书院颇多,若以大师讲学论之,影响最大的应为睢阳、旴江、濂溪、嵩阳四所书院,或者加上泰山、徂傣、安定(胡瑗讲学昊中)、伊皋为八大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