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动汽车,各大汽车企业也对电动汽车进行了市场规划,但是电动汽车能否经受市场的检验,这是由本身的技术和成本所决定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站等相关设施还没有建立,蓄电池技术也有待于攻克.但电动汽车仍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依据2001-2011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G20国家为比较对象,从低碳环境、低碳产业、低碳效率和低碳创新四个层面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仅低于G20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从四个要素层面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四低"特点,即低碳环境水平低、低碳产业水平低、低碳效率水平低和低碳创新水平低。要实现我国低碳经济水平的跨越发展,应从提高森林质量和效应、调整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健全外商投资准入机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从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到"十五"时期,我国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如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已被确立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支持方向之一,而发展电动汽车也早已被确定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多能源控制系统以往技术在多个方面均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绿色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文章从高职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亦工亦学,产学合一"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如今,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用来提升国际地位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相继的也带动了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和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的发扎。本文就电动汽车的定义、结构、分类和优缺点、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和电动汽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在正在提倡绿色节能技术。汽车产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应该不断强化绿色制造技术的相关研究,加强这一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绿色制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绿色制造的内容,对汽车工业的传统制造模式和绿色制造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汽车零部件设计过程中重视绿色制造技术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科学技术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技术是确保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汽车能耗,缓解能源紧缺压力,改善大气环境,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推进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研发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l辆,同比增长103.9%;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642辆;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预计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突破5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并带动一个年汽车销售量超过8000亿元的巨大市场。尽管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速度很快,但产业化较为落后,核心技术领域急需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等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以往依靠透支环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是明智之举。文章以河北省资源型城市唐山市为例展开研究,在对当前唐山市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究唐山市银行如何做到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使得绿色信贷成为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加快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0.
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实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观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德州是“中国太阳城”,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以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优势凸显,特别是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成功举办,使德州成为全国节能减排、低碳城市发展的标杆。基于 SWOT 分析方法,对德州市以太阳能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新能源发展的机会、威胁与建议,对区域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其关键。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对可再生能源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低碳经济中可再生能源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3.
王燕 《地理教育》2014,(4):59-59
一、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发挥表率、示范和引领效应,但北京在低碳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北京应加快构建碳减排激励机制,积极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鼓励低碳消费与碳减排合作,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谱写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地区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关键在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否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章倡导在农村大量使用可再生利用的清洁能源,从而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文章认为改变农民耕种方式,捡回祖宗留给我们的绿色能源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有机肥,是实现农村低碳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回归理性的必然趋势。这一论点,文章通过农村地热资源的开发、非粮生物质能、太阳能、农田有机肥、沼气的广泛应用、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改变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增长迅速,所要消耗的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不断增多,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不仅造成了能源的减少,而且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方法的不到位,而造成环境污染,光化学烟雾、废气污染、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幸而,低碳经济的理论被提上日程,它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目标,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和低碳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家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邱适 《老年教育》2010,(5):48-49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不仅是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保证未来能源供应之必需。本文以吉林西部木质煤示范项目为例,以木质煤敏感性分析为起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能源消费市场条件下的林木生物质资源市场性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木质煤产业发展所处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完全有利于其产业发展的,但是在现阶段的能源区域市场能力上,政策因素对能源消费市场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应结合市场因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已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为此,从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绿色会计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我国推行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实施绿色会计的措施并展望未来绿色会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与能源危机,人们开始注重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与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科技革命,内燃机汽车将在未来被电动汽车所取代。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这二者过渡的产品,不仅具有环保节油的优点,其行驶里程与动力速度也能够与内燃机汽车相媲美,本文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它的优缺点,提出了它的应用方向,希望可以帮助这一新兴车型更多、更好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