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位理论下的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理论认为,在多维空间中每一个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调整中,生态因子变化将对事物的生态位产生重要影响.当前职业院校不但在内部面临改革与调整的压力,外部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文章利用生态位理论,对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的系统适应度和汲取外部营养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校生态位高度重叠的现状,借用生态位原理,在阐明高校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校因盲目扩容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及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所提出的生源、教师、毕业生和科研四类高校生态位生态因子,给出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期望在生态位理论指导下,建立高校之间共存、共赢的竞争理念,并最终实现高校自身的生态位管理和差异化强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的资源、产业、市场、环境等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主成分,分别为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旅游市场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根据计算出来的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把13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结合各层次城市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定性分析,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科技创新需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借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提出了高校创新团队生态位理论,在对其整体、内部及生态环境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分析了高校创新团队生态位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将基于生态位的高校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分解为生态位占有能力、适应能力和提升能力.通过分析构成高校创新团队生态系统的内外部因素,分解出基于生态位的高校创新团队核心竞争力三个分力的构成因子,以及形成这些因子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众多的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具有独特的效益性、功能性以及可持续性。但自然辩证法课程近年来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中呈现出了边缘化的趋势,出现了该课程的理论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错位现象,阻碍了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稳定性、效益性、可持续性的实现。因此,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理论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对位,是改变现状、实现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作为环渤海区域滨海城市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天津、秦皇岛、大连、青岛4个城市是该区域内主要的旅游城市.对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有助于该区域更好地进行旅游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从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三方面建立竞争力评价模型,借助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类竞争力得分值,以各类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到总体综合评价值,据此提出区域旅游应积极采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核心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提出了高等学校生态位理论,深入研究了高校生态位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提出高校核心能力就是由高校占有、适应和提升其生态位的能力所构成,并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和高校生态系统出发,界定了构成上述三个分力的核心生态因子和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借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概念,认识到其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同时,明确各种影响创业教育因子的生态位,进而提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强化政府主导地位,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发挥高校主体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加强社会推进作用,营造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原理,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态位概念的初步界定切入来分析我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滨海旅游是山东省一大主体旅游板块。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7个滨海城市之间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替代效应凸显。采取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支撑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运用SPSS19.0因子分析法定量研究7个滨海城市的旅游竞争力,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计算各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比较分析各滨海城市之间旅游竞争力差异以及旅游产业发展优劣势,剖析影响其旅游竞争力强弱的主导因素,进而提出黄蓝两区滨海旅游整合发展的对策,以防止同质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很多优势,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距离旅游强省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环首都经济圈6省2市排名中,河北排名相对落后。通过对到河北境内旅游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旅游者对河北省景区的总体印象差。因此,应通过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实行多方位投融资政策、进行环境优化、资产重组、实行人才开发战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方式,提高河北省旅游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河北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地形象在区域旅游竞争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文章重新诠释了旅游审美三维理论,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并用于襄阳旅游形象的策划,提出了"传奇襄阳"的襄阳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更好支撑和传播"传奇襄阳"旅游形象,应着力打造"传奇襄阳"的符号化旅游产品和多元化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13.
作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容。湖北房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将在分析房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房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供一些地区的旅游经济建设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妙花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41-44,80
在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旅游业走上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已成必然,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势在必行.针对福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和目前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福州市建立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架构了基于GIS的福州市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以期为福州市旅游业的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旅游行业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文章试图寻求地方旅游合作的新形式。从长江三峡入手,对湖北、重庆两地旅游资源及两地打造无障碍旅游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两地间的旅游监管和协调机制,制定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促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措施,为两地建立省市间的无障碍旅游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鄂西圈的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是鄂西圈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当前鄂西圈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比较粗放,一体化开发比较落后,因此急需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这既是推动鄂西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支撑中部崛起支点建设的重要现实途径。文章通过对圈内八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鄂西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旅游业为新的区域内经济增长点,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内部各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进圈内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两圈,以及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两带呼应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江西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江西省十一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市旅游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南昌、九江两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为第一层次,赣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为第二层次,景德镇市、宜春市、吉安市、上饶市、萍乡市、新余市、抚州市七地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第三层次,鹰潭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第四层次。据此,江西省各地市需紧密合作,并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竞争力系统原理和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指导下,对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以7个综合变量为基础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确立了评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试评价。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湖北省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描述了湖北旅游产业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入境旅游增长缓慢、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客源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机构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等目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湖北省旅游产业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更新观念、推进区域合作、整合资源、创建品牌、改善收入结构等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13.0社会统计学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14地州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了分类研究。针对各市州具体情况,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为各市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