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璀璨的双子星座──评大型历史文献图册《孙中山与宋庆龄》李文海这是一本以形象再现历史的书。这是一本通过两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人生足迹、战斗历程和爱情生活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书。这是一本让人深切感受近代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的书。作为本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为书立言的书,它几乎包含了与书有关的一切。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书香袭人,主要介绍了书之美、书之味、书腰、书签、藏书印、藏书票、书之态、毛边书、书虫;第二辑书之栖居,主要介绍了书架、书房、书店、图书馆;第三辑与书结缘,主要介绍了书痴、书商、读书、借书、藏书、窃书、禁书;第四辑书畔风景,主要介绍了书与影视、书与女人、书与咖啡、书与疗伤、书与广告。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谁?我们自何而来?我们去往何方?带着坚韧不拔的勇气,我们一步步把这个问号推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天际线。越过这天际线,我们期望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一本伟大的书,一本能持久的书,一本获最佳少儿读物奖的书,一本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的书,一本改变了房龙命运的书。该书5年内再版32次,今天的美国人、中国人仍然在读这本书。  相似文献   

5.
触摸经典     
但丁的诗歌小集《新的生命》是一本关于爱与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但最终它还是一本关于灵魂——亦即关于信仰的书。这是我在两天里一气呵成阅读后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敬人 《中国编辑》2003,(1):14-14,15
一.何为一本好书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是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的书;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书。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  相似文献   

7.
袁越 《全国新书目》2008,(21):49-50
文、史、哲、政、经、理,大千世界种种尽可在书中感受。这是一本可以正襟危坐、认真拜读的书,也是一本闲极无聊时可以随便翻翻的书。总之,你读到的,正是你想要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众不同的书,这也是一本走出传统禁锢和某个时期形成和延续下来的思维定势,赋予人生以新的理解和释义的书,这还是一本作者在人生旅程中用七十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写成的书。《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同志的《难得平衡——一字人生感悟》,不仅让我感动,对他那种愈老愈勤,愈老愈奋的学习和写作精神顾生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本探讨新闻策划的书,它是由沧州晚报社会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李建荣所著的《新闻可以这样做》(2007年12月,光明日报出版社)。书中既有新闻策划的丰富实践,又有理论的探索与总结;既有新闻故事的感人述说,更有新闻工作者的爱心与真情。  相似文献   

10.
高原  司志政 《出版参考》2007,(11):11-11
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这是一本极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2,(11):118-119
<正>这是一本有详细教程和大量素材的手账插画书,书中不仅有可爱的插画,教程也十分实用,适合绘画零基础的读者,又可作为专业画师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颇显学术份量的书,也是一本读了不累且能产生审美愉悦的书。它不仅显示了作者理论视野的宽广与治学思路的睿智,而且具有撞击读者心灵的情感力量。这就是叶岗先生新近面世的《走向文史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3.
汪徽 《出版参考》2015,(20):19-21
做书这件事,听起来古老、悠远、有情调.好像只要有作者的智慧与油墨的香,做书人就可以优雅地工作下去,以自己的魔术将无形的精神定型,成为一本一本可以捧起的书.而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也已成为现在这稳重成熟的样子.艾柯在《别想摆脱书》里发话:书就像勺子,一发明便完美了.这个行业好像可以一直这样美下去.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08,(11):6-7
汶川地震,举国同悲,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十几天来,我们流了太多的泪水,为遽然而逝的数万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受了太多的感动,为万众一心相救相助的人间大爱,也为被高高擎起的大写的人字。本期为读者介绍几本最新出版的相关图书,让我们怀念逝者,珍惜生命。这是一本在汶川大地震后赶出的书,这是一本零定价的书,书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因5.12地震而蒙受心灵创伤的人们!"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全体师生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全体员工奉献给灾区民众的一片爱心。我们相信,这本书会给灾区民众带去一些心灵的抚慰,一些精神的关怀,从而帮助他们尽快地度过难关,重建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为您普及京剧知识的书。内容包括:猴戏领进门、武打真奇妙、韵白听不懂、一桌与二椅、写实与虚拟、幼功是根底、风从四方来等。本文摘自该书。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勤奋的书,也是一本思考的书,智慧的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业务的书,也是一本学术的书,做人的书。新闻界的朋友们出版过许多书籍,而像《记者心语》这样的书,还不多见。它不是一般的作品集,不是记者采写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新闻学著作,而是作者在实践中“理性化感悟”的集锦。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老记者,我阅读这本书,有一种亲切之感,好像是同行、朋友之间在谈心。作者的许多心得,引起了我的同感,给了我不少启迪。近几年来,我反复强调重视“观念”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  相似文献   

17.
1 这是一本很老的书了,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不忍心让一本使人无限迷恋的书沉寂在茫茫书海里。如今人们对哲学的畏惧和冷漠让人心寒。躲避哲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些抽象、艰涩、玄奥的哲学确实让人头晕目眩、精疲力竭。这是哲学自身的原  相似文献   

18.
一位父亲对15岁儿子的长篇独白,提出如何能过上好生活的建议——看似老生常谈,却又别有深意,并会时不时打动人心。这是一本可以对孩子成长持续起作用的书,一本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共同分享的书,一本所有的孩子、父母、学生、老师都应一读的书。本文摘自该书序言,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19.
傅桦 《传媒》2002,(4):42
一本描述中国报业发展规律的书,经过作者三年的调查,终于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了。正如作者孙燕君所说的:“这是一本描述中国报业现状和趋势的书,一本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及时的讨论阅读的书,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如何阅读"的建议。怎样躲避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如何阅读小说、诗、历史、哲学?为什么要阅读漫画与影像?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做笔记的方法;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Fashion与经典的分界;一个普通读者越界的时候,需要知道的50件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