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一”前夕.武警安徽总队滁州支队把传统的“夏练三伏”与“庆‘八一’迎盛会”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为期一周的“挑战极限练本领.履行使命当先锋”的“魔鬼”式训练,提高了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凡当记者的人均注重笔杆子功夫,以为只要笔头功夫过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而实际呢?因采访离不开“磨嘴皮”,练好嘴皮子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需要深入到基层当中,倾听百姓的故事,为百姓发声,从而引导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研究记者走基层的重要性,并分析其走基层,讲好老百姓故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晚霞  南杰 《新闻采编》2009,(6):45-46
都市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对时政新闻的重视程度可渭一家赛过一家。甚至可以这样讲,看一家报纸是否当地的主流媒体,那就要看它对时政新闻报道得好坏,因为,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时政新闻建立起来的。而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时政记者的素质高低。更由于时政新闻很多情况下是从会场上得来,因此,时政汜者需要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就是开会。  相似文献   

5.
郭晓 《新闻传播》2012,(2):47+49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基层记者在这次活动中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直以来,身处市县级的编辑记者比较能真实地接触到"地气",他们的稿件来源多是一线或第一时间的采访,但是基层记者在两腿走基层的同时还要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接  相似文献   

6.
对记来说,下乡采访是必修的功课。伴随着每一次走进田间地头,钻进漏雨的农舍,听老百姓直白的土话,看乡亲们朴实的眼神,握乡亲们粗糙的双手,我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贴近社会实际,是对纯粹的新闻精神回归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记者走基层     
7月23日,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在积水中跟随搜救队采访搜救工作。2012年7月21日,受大暴雨影响,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严重积水,积水路段长900米,水最深处6米,平均深4米,有127辆车被淹,3人死亡。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柴立 《青年记者》2012,(30):52-53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新闻采访也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肩上的责任比以往更重。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用心聆听各行各业普通工作者的声音,反映触动人们心灵的善良和感动。"走转改"是个好契机,做好走基层的节目,记者与生活走得更近了。但用心、用脑地去记录一个个人  相似文献   

10.
海上练硬功     
《军事记者》2014,(9):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对一名记者来说,特别是像我这样长期从事"三农"报道的战线记者来说,走基层是本分,就和农民种田一样天经地义。大量的新闻在基层,  相似文献   

12.
孙殿仙 《青年记者》2011,(33):53-54
自从党中央号召记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各级媒体的记者都积极响应,纷纷深入农村、企业、兵营、学校,与群众同呼吸同劳动,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报道,受到干群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土记者”(81岁的退休教师,老通讯员).一生钟爱通讯报道,屈指算来,已当65年的“土记者”了.  相似文献   

13.
钱峰 《新闻实践》2011,(10):36-37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与基层打交道的记者,近10年的新闻采写经历,我结交的基层朋友也较多,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素材。作为生长于农村、有幸走到城市的我来说,喜欢走基层这种采访和写作的方式,或者说是生活方式。在不断走基层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同时为基层、百姓办些实事,让我觉得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让我心底更为踏实。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层记,虽然很少有机会到枪弹横飞的战地、浪头猛劲的洪水和大火肆虐的危楼里去直击最危险的现场,但却更需要有好的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在中宣部的统一组织下,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一起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数以万计的记者放弃休息,走进基层,沉下去接地气,和群众一起迎新春、过大年。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记者们加深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发出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人民日报组织20余路采访小分队,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侨乡和灾区采访报道,连续推出新春走基层神州递心声主题报道。本刊摘编两位记者的日记,与同样在路上的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生活中,新闻经常发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察觉的,而记者的职业特性恰恰在于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它是一名优秀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3,(11):39-40
电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电视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深圳电视台就如何把视点和触角深入到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报道思路:即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报道发生在基层的鲜活的新闻事实;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特区内外,各条战线、村镇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苏强  张涛  黎政祥  张璇 《中国广播》2012,(1):3-I0001
2011年12月2日至6日,中央电台副台长王晓晖、总会计师李兰田带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央广都市、中国广播网、广东记者站等部门的编辑记者组成的走基层小分队深入广东东莞,就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关爱新莞人以及增强城市软实力等方面进行实地采访。报道组到车间、进园区、问创业者生活,访农民工苦乐。采访组记者与基层群众细心交谈,倾听呼声,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采访,难免会想到前辈们的一些谆谆教诲。比如,“脚板底下出新闻”;“生命在于运动,写稿在于跑动”。穆青同志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记者不到采访中去锻炼提高,只坐在办公室、蹲衙门,是培养不出来的。离开了采访,或者说很少采访、懒于采访,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有多大的作为……我认为一个记者除了必要的学习开会、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外,一年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中度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潘坤 《新闻爱好者》2003,(10):52-52
由省委宣传部、省人大、省环保局等十家单位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中原环保世纪行”,自1995年开展以来,至今已经有八九个年头了,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原环保世纪行”报道,自采与他人合作播发新闻达百余篇。今日回顾起参与此项宣传报道活动,确实体会很深,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到,只有基层火热的生活,才是鲜活的新闻材料的丰富宝藏,最能激起人的创作欲望;基层就像一把尺子,可以量出记者素质的高低、知识的深浅,能够激励人抓紧学习,充实自己;基层又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记者作风的优劣,能促使人净化思想,淡化安逸欲望,增强艰苦奋斗、创新创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