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感恩行动几乎没有.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对感恩意识教育缺乏的结果.应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感恩心理的缺失,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知恩不报、不讲信用、自私自利等道德滑坡现象,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实践感恩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出发,阐述了推行感恩教育对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姚会彦 《科教文汇》2009,(6):73-73,76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怍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必超 《科教文汇》2012,(24):17-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美德,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都受到人们赞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长期忽视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的缺失造成了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如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正义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今对感恩教育的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植入探讨》为题,通过讨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涵义和国内外对感恩意识的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作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董召勤 《科教文汇》2014,(27):12-14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乐 《科技风》2013,(8):18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评价指标的偏颇,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成因。因此,笔者提出应多渠道培养感恩意识,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感恩观;注重实践育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应从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鑫 《科教文汇》2013,(9):19-20
感恩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的心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本文作者通过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感恩这一美德应成为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授业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但是一些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这种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成为当今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一些有效途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鑫 《科教文汇》2013,(27):19-20
感恩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的心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本文作者通过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健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大学生感恩意识日趋淡薄的今天,对独立学院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社会各界给予高校大学生教育高度重视,使贫困学生也能接受同等教育。然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高校在对大学生提供资助同时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感恩思想教育的引导。因此,高等学校对贫困生资助后必须强化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弥补资助体系中的制度缺陷,完善资助体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20)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叙述高校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所进行的,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传承和发展感恩意识、培养和形成感恩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其主要特点为目的性、知识性、整体性、实践性。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感恩知识的传承功能、感恩情感的养成功能、感恩心理的建构功能、感恩习惯的养成功能、感恩风气的引导功能。大学生感恩教育应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信息传播的媒体资源、典型事迹的实证力量、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等五个途径推动实施、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对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贫困大学生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贫困生自身的性格比较自闭、高校学生感恩教育普遍不到位,高校的贫困生的感恩回馈行为明显还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