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急剧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同学们在描述燃烧概念时,常出现如下误区。  相似文献   

2.
火催生了人类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美味佳肴,从简单石器打磨到精美的瓷器烧制,从火药发明使用到航天技术,无不经历着火的洗礼.火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  相似文献   

3.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个课题。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经观察、分析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备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因此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课前,我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正>"燃烧和灭火"在中考化学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燃料有关问题等,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学时压缩”的客观条件下建设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的“金课”,是当前高校教师需要面对和想办法解决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成为解决“低学时”和“高质量”这一对矛盾的最佳选择。目前常见的混合方式是“并行式”,即线上和线下内容一致。文章提出一种新的生长树型教学模式,将海量的线上资源作为汲取知识的“土壤”和发展创新的“天空”,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深化理论认识、开拓创新方向;在线下教学中通过课堂把控,保障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培养他们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最终形成一种“两端开放、中间把控、自然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知识树"是一个层级式知识图,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建立的所有相关知识间的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的知识框架。语文教学中引入"知识树"的内容,能够抓住主线串联起所有文本,为语文"大单元"教学和文本探索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燃烧与灭火"内容选自沪教版9年级《化学(上)》第四章第一节。本节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知识,因此,笔者更侧重于生活化素材、易得资源等角度挖掘,侧重于"做中学"的基本思路设计本课。在实施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易调动,学生对"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实用的化学"的理解得到加深,"生活—化学—理性—生活"的学习链得到构建,学生敢于"亲近化学、融入化学"热情得以激发,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通过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要引出火来.此时的教师应“点火”而不是“灭火”。教师要培养学生“以我为主”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参天大树般的人才:既有扎实的根基,又正直而豁达;既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又能惠泽他人。在育人过程中,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就要具备参天大树般的"树"质:深厚的底蕴、正直的人格、掌控的能力,创新的理念和奉献的精神。一、深厚的底蕴——根教师的底蕴应如参天大树的根一般深深扎根土壤,以明确教育目标,感知教育对象,掌握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案设计、动手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放开课,本节课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设计中将“燃烧与灭火”相关的化学知识与两纲教育紧密相连,使二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作为铺垫,以人类对“燃烧”的内涵的理解过程为主线,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那些有高风亮节,能起表率作用的人,赞誉为楷模,以昭示人们师承他,学习他,从而树立社会正气,形成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亚克力塑料板制作一个敞口的实验盒,通过实验盒中间的隔板可以排除烟囱效应对倾倒气体操作的干扰。在实验盒里依次进行倾倒氧气助燃、倾倒二氧化碳灭火两个组合实验,不仅现象有趣,而且结论可靠。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基于"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呼唤学生真情感;课堂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探究,挖掘化学学科本体知识;促进化学实验绿色化,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5.
即“知识树”,也称“知识能力结构概念图”。“一树”就是师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建构,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树,依照课标(大纲)、考纲和教材将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形成一个树状知识体系或知识网络图:二是学科能力体系,即在知识树构建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学科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原本是一棵生长在大森林里的树,在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父母兄弟姐妹的呵护下,我长得仪表堂堂———笔直的树干、繁茂的枝叶,身上的每一处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为自己的身姿感到骄傲,父母也经常夸赞我的容貌,这让我很得意。  相似文献   

17.
罗春裕 《教师》2013,(18):121-122
本文从知识树的构建原理、如何构建和构建实例,以及与问题串相结合来谈如何复习好高中生物第二轮学习,引导学生在知识梳理时,牢固掌握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尝试让学生从总体到局部,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学会找到知识内在的规律,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空间。全国优质课评比特等奖获得者李春盛老师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作了有益尝试。李老师运用新课程理念,通过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精心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实践,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只是坚持尽心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也无涯,教也无涯。对于我来说,教育是事业,教育也是生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在不断进步,教师也要坚持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耐心,讲究教育艺术。她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因为这个梦想,她在游戏中扮演教师,在班里模仿教师。1986年,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天津宁河师范学校,并以优秀的文化成绩和面试成绩被录取;1989年,她因品学兼优被保送进入天津师专中文系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杨玲 《生物学教学》2010,35(7):51-52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进行了拓展,在必做实验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自由选择材料开展选做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