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并不想把郭沫若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置于他的诗歌和历史剧之上,因为这不是事实,自然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在对郭沫若小说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理论观念与作品实际以至作家的审美追求“错位”的现象,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再现论”的小说创作论来评价以“表现说”为其理论基础的小说创作;以传统的叙事型的小说模式来要求现代散文化的抒情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尺度来衡量浪漫主义的作品。其结果,不但压根儿抹煞了郭沫若抒情小说的基本功能和艺术特征,而且更甚者还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郭沫若的笔太直,不曲,所以他是没有做小说家的资格的。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将自审意识、生命沉思和深层心理探索引入小说创作中,从纠结缠绕的现实漩体中体验生命的各个侧面,对“生”与“死”的递接性思考贯穿于其小说文本的始末.史铁生纯粹的主观世界和自由心象使其更逼真地逼近了死亡的内质,体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3.
“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在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揭示小说主题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分析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对其中的月亮意象是必须予以认真关注的。本论文尝试进入到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中,探讨其内在究竟。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自问世以来广受学界关注。然而,当研读的切口越来越多,解读“千人千面”,反而容易令人遗忘其本真面目。只有回归文本,探究小说从乌塘、三山湖“少数人的夜晚”推演至“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一生成路径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原生之意,体会从个体走向群体所具有的社会性启示与意义,以及作家迟子建“向下式超越”的悲悯之心。  相似文献   

5.
抒情小说与写实叙事小说相比较而言,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与精神内容。抒情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与场面的营造以及叙事结构方面都与写实叙事小说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将抒情小说独有的那种“个人性”、“内倾性”、“主观性”、“幻想性”综合组建出一种“真,”并且将这种“真”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不仅表现出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为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重铸国民的精神世界这一命题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山源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弥洒”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作迥异于“五四”时期的主流悲剧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探讨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即审美取向上回归自然,规避现实悲情世界;情节安排上弱化悲剧冲突;美学上追求清新、优美、含蓄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云游》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之一,于2018年斩获诺贝尔奖和国际布克奖。这部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作者采用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密不可分。作者主要通过在文本中主动露迹、有意谈论小说的创作意图等元小说叙事方法来体现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又通过戏仿和互文的叙事方法隐喻性地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还通过混杂拼贴的叙事方法来展现世界的多元混杂性。托卡尔丘克将这三种后现代叙事手法熔于一炉,使《云游》成为跨越小说文体界限的独特文学文本,将西方的小说艺术探索推向新高峰。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是一所按现代化标准兴建的九年制公立学校。整个校园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现代气息与艺术氛围和谐统一,为我们这些星海娃提供了最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学校特别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2006年4月30日,我校开展了“星海娃畅游书香世界”的读书活动。这一天,我们尽情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参加各种读书主题活动,与作家一起畅谈读书的快乐。对我们这些“星海娃”来说,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啊!书香留痕,童年缤纷——“星海娃畅游书香世界”读书活动剪影@周文良 @陆林珍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其叙事方式具有革新意义:“若即若离”的时间视角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合理的时限安排使得小说富有疏密有致的节奏感;重复的叙述频率造成“错时”的时间体验。但是这篇小说是余华热衷于学习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技巧来对抗当时已经僵化了的“现实主义”的试验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具体时间和空间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缺席”。  相似文献   

10.
“追忆”作为美学概念是本雅明的首创,其在本雅明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汉语世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略显苍白的现状,着力挖掘这一概念。首先,将在西方思想史和本雅明作品中阐明“追忆”概念的重要性;然后,从以小说为代表的个体追忆和以历史为代表的集体追忆两个维度对“追忆”概念进行文本分析;最后,审视本雅明通过“追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救赎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分析,发现作者流露出浓郁的“怨恨者心态”。结合时代大背景,探讨其小说主人公产生怨恨的原因,揭示“怨恨者心态”在小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符号学的角度讲,小说的文本结构其实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能指”的叙述,作为“第一所指”的故事,和作为“第二所指”(即由叙述与故事的复合作作为能指而负载的语义信息)的人生经验.换句话说,小说是小说家通过自己的叙述行为述说好一个故事来达到对人生经验洞幽烛微的把握.小说与历史在发生学上联系的实质,也在于小说对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回归现场、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原则对小说《明天》再解读:小说是鲁迅应罗家伦约稿为《新潮》杂志的“妇女解放”专题所作,其创作动机和主题意向与五四运动后新的妇女解放热潮紧密相关;文本以单四嫂子为叙事线索,揭示出旧中国妇女问题背后封建礼教与蒙昧国民性的大罗网;作者借助叙事冲突、叙事镜像和叙事隐喻制造叙述张力,建构其关于内外世界差异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4.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须寻求新的小说形式、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划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评论家称它为“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15.
作为海派小说的殿军人物,张爱玲对海派小说强烈的认同感和地域、时代经验上的共鸣,使其耽溺于海派传统;但她又能打破海派的言情模式,在对都市文明的反思之上建立了“苍凉”的文学史观,塑造一系列“不彻底”的人物形象则又对海派传统有所超越。张爱玲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对“都市民间”的书写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6.
在厘定吴组缃小说的艺术个性的基础之上 ,选择其 30年代的小说名篇《艹录 竹山房》进行细读 ,围绕小说的中心意象“被囚禁的女人” ,从叙述者的选择、叙事模式的建构、意象的营造、氛围的渲染诸方面来欣赏吴组缃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它的评价截然不同,本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的背景上分析,张爱玲在这篇小说中以她的眼光描写了“饥饿”现象和生活中的“虚假性”,而这部作品自身的虚假性却在于小说情节的构成,主要在于小说结尾的处理.《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时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新体验小说”在中国文坛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预约死亡》是新体验小说中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作者毕淑敏因独特的生活和从医经验,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大多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本文针对“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与其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这一思想的现代解读,尝试找寻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意义。“和谐世界”的构建,不仅需要中国的积极推动,更要借助多元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同时,不断完善国际法及国际机制的创设更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心》作为心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变革的明治时代出现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开化的个人主义间的矛盾。作品透过接二连三的死之结局提出“明治精神”这一概念。本文将在解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父亲”、“K”、“先生”的死来探讨和剖析明治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