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正>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师应该是儿童的"语言医生"。要改变传统习作评价的弊端,首要的任务就是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对于保护和深化学生的习作热情至关重要。但小学生习作评价与修改的现状亦不容乐观。看图写话教学  相似文献   

3.
游戏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写了玩,玩玩写写,写写玩玩,实际上是把欢乐和童趣带进了学生作文的天地。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种游戏作文的方式。一、先玩后写,体验欢趣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果习作指导枯燥、平淡,那么孩子们对…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最能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生活,激活学生习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关注生活,找准源头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丰富的大书。作文指导不只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更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作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回归到丰富生动、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生活。这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5.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更是学生心灵的万花筒。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 ,他们的天性是爱作文的 ,教师要在习作指导中发现这种爱 ,发展这种爱。一、儿童是班级的主人 ,更是习作的主人班级生活、活动中 ,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 ,鼓励他们 ,他们才能感受到主人的尊严。同样习作对于孩子来说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他们是十分感兴趣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尽情去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去行使自己的使用权、发表权。班里有一位学生忘记带红领巾被大队部扣去班级一分。集体观念强的同学严厉地批评他 ,他随…  相似文献   

7.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作文批语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尊重理解,倾听孩子心灵相通的对话;真诚赞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启发,在评语中怜惜孩子的童真;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习作中放飞童心,在习作成中自由放飞童音、童趣、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这当中最核心的就是"人",也就是小学生自我的存在。如今在作文教学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过于注重技巧,过于重视语言的积累,而忽略了习作的本质。过于强调"术",忽略作文教学应有的"道",这本末倒置了。真正的作文教学,除了语言技巧的表达,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积淀,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自我表达,它强调的是厚积薄发。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1.
张奇凤 《学子》2013,(6):79
作文是学生语言素质的综合体现。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如何习作,而忽略了作文的修改。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此,本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帮学生树立信心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智力,提高写  相似文献   

12.
现状:"图式语言"多于"儿童语言""图式"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儿童习作的重要手段是"例文",就是想给学生一种"图式语言"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14.
黄平 《甘肃教育》2020,(2):142-142
儿童的习作,就是儿童的作文,其透过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来描述儿童的生活,表达儿童的情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教会学生们谋篇布局、遣词用句、表情达意,用"我笔写我心",一直是笔者研究的课题。下面就儿童习作,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教材课文,儿童习作的范文要让学写习作的学生把作文写得有模有样,离不开教师对课文的精心讲解。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因而,作文便成了他们最大的"绊脚石".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入门阶段,它以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为基础,又为四、五年级的综合作文奠定基础.在这个特殊阶段,学生面对习作普遍感到有两大难题:一是没材料写,二是有话写不出.那么,如何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学生心灵的乐园呢?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提到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劝说的语言车载船装也难引起孩子的作文兴趣。学生不知所云,两眼茫然,习作仍是假话连篇,语言干巴,令人沮丧。也许是我们教师指导习作时,让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我是一名在农村待过的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的德国学者奥尔格·哈曼曾说过:"诗是人类的母语",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文学形式."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这是教育界耳熟能详的教育箴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都是一位诗人,只要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就能弹奏出最美妙的乐声."可是,一线教学中常常是这样:作文几乎成为儿童书面表达的唯一方式.但很多教师也渐渐开始反思:作文的标准化、考试的功利化已潜移默化地"逼迫"儿童习作走向丧失儿童本真语言特质的所谓"高端化""成人化".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向是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中年级习作指导,由于学生词汇不多,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所以遇到写作文课就提不起兴趣,要么东拼西凑应付了事。"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句话启迪了我指导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路,那就是把习作和活动相结合,借此激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学会了在玩中观察,敢于大胆说,乐于动手写,喜欢互相评一评,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习作能力。本文就这"四部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用枯燥的章法技巧讲解和大量的空洞命题来塞满他们的写作教程,导致孩子的天性被压抑,童年的生态被破坏。学生为什么惧怕作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动力。写作前,没有明确的指向,不知道为何而作;没有鲜明的对象,不清楚为谁而作;写作时,没有语言状态,不清楚该选择怎样的话语方式;写作后,没有交流的机制,无法体验到作后的成就感。因此,写作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种为文"制造",而不是为人的"生成"。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应当引儿童回归到写作的原点——言语交往。  相似文献   

20.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