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0—2014年中国各省区省长和省委书记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官员任期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省长任期及其二次项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而省委书记任期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效应呈现出U形特征,且最低点出现在省委书记任期的第405年.稳健性检验结果以及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内生性处理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国官员治理模式,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10)
以2010~2015年中国90个经开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官员任期、晋升压力与经开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与省市主政官员的研究相似,经开区一把手官员任期较短、更替频繁,样本经开区官员平均任期2.56年,任期现象与晋升指挥棒下官员的晋升竞赛有关。二是官员任期与总量经济指标正相关,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晋升压力与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一方面从官员治理的角度验证了经开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暗含这种晋升竞赛将影响官员任期,助推官员的短视行为,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FDI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且对东部地区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FDI对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有所增强.但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2):22-25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域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竞争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轨迹呈倒"U"型变化;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其影响呈"U"变化;地方政府竞争会削弱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正向促进的边际贡献,以至于二者协同效应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地级市数据,利用官员任期考察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多维绩效考核下,地方官员在任期内会策略性“安排”政府科技支出,官员任期和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呈U形关系,转折点出现在官员上任的第5~6年。此外,在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在科技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互补型策略互动,且在官员第一任期时的政府科技支出反应系数明显高于官员第二任期时的科技支出反应系数,即在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时期,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竞争更激烈,说明在相对绩效考核方式下,地方官员会围绕科技创新展开标尺竞争,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改善政府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地方省级官员为例,实证分析了官员更替频率对经济增长和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与辖区人均GDP呈正方向作用关系,与辖区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率、工业产能利用率呈反方向作用关系。为提升经济增长率、治理工业产能过剩现象,需要降低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进一步完善地方省级官员尤其是省长的晋升考核机制,同时也要推动中国更基础性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地区政府支出的效率改进机制不同,但其单个要素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相似的时序动态变化,只是由东到西政府支出对资本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作用渐次减弱,劳动产出效率在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改善,东部地区也只是1990年代初较高,其后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推进,在晋升激励机制下便出现了虚假绩效信息,对其治理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主要分析了在晋升竞争的环境下地方政府虚报绩效信息动因和虚假信息存在负外部性,根据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提出了治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虚假绩效信息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对中国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及其经济效率进行分析。首先,在尼斯卡宁的官员模型框架下。研究了改革前的地方政府模式;其次,研究了财政分权后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同时,加入硬的预算约束和地区间的竞争以说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的经济效率;最后,给出了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地方政府的最优模式,指出了经济发展得以持续所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翔  邓峰 《科研管理》2019,40(3):84-94
本文基于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技术以及面板门槛技术,探讨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空间关联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不同,前者对经济增长始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后者对经济增长则呈负向影响。二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化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负效应;(3)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均存在门槛,只有当二者相互匹配、协同发展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戴魁早 《科研管理》2013,34(10):42-49
本文选取1995-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投入和市场化进程等条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行业差异。研究显示,垂直专业化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且入世后的促进作用更大;而行业特征影响着垂直专业化对高技术细分行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在垄断程度较低、技术密集度较低、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垂直专业化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按阶段分为知识创新、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考察了各阶段创新效率。本文研究表明,知识创新整体创新效率为0.582,研发创新整体效率为0.284,产品创新整体效率为0.529,东部地区各阶段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在研发效率上表现的更加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利用二维矩阵的方式将各地区各阶段创新效率划分为四种类型,进而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宜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信贷扩张与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全国的总体来看,信贷扩张和研发投入对经济总量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的作用强于信贷扩张;研发投入对经济质量提升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信贷扩张则相反。此外,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推动作用最强,中西部的推动作用较弱。“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信贷扩张形成的资本要素,更需要研发投入形成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14.
郑俊巍 《科研管理》2018,39(9):102-112
创新一直是学术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热点,其中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非技术创新逐渐受到重视。为通过整体视角探索与揭示我国管理创新领域的研究结构与发展趋势,采用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时间演化分析等方法,借助SATI、UCINET、VOSviewer、CiteSpace等软件,对CNKI数据库下载的我国2000-2017年以来重要期刊发表的管理创新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绘制,可视化地展示目前国内管理创新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管理创新领域呈现多学科、多层次的交叉特征,与知识管理、组织管理、社会资本等密切关联;且体现了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融合与交织;并逐渐向深入管理实践、贴合企业现实与注重中国本土化研究进行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但我国汽车企业经历了60余年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引进,广泛采用了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仍然未能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产业实践背离理论的现象还没有进行系统回答。在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中,对吸收能力的系统定量研究不足。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蒲岳  吴钢  姚星 《科研管理》2017,38(3):61-68
本文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所公布的国家间专利申请数据构建国际创新成果保护网络,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格局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成果保护网络表现为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在国际创新成果保护网络中的地位和控制力在逐渐增强,但点入度、中介中心度和PageRank中心度仍落后于美、德、日、英等发达国家,仅点出度排名相对较高,反映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仍相对不足,在全球创新成果保护网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Romer(1990)和Jones(1995)关于知识生产是否存在规模递增效应之争为研究出发点,运用我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2005年-2012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高新区这种创新经济体的知识生产是否存在规模递增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高新区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本发挥了显著作用,知识存量投入的产出弹性在0.89-0.97之间,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在0.52-0.64之间,二者产出弹性之和显著大于1,显示出了很强的规模递增效应,说明创新经济体的知识生产支持Romer(1990)类型的知识生产函数。该结论对于国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专利促进政策对区域专利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夏向阳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76-1183
 以宁波专利促进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分析专利促进政策对专利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资助政策与科技资助政策对专利数量增长有显著影响,二者的有效协同将会促进专利申请数量的长期增长;在当前阶段,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保持较高增长率并不会降低专利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汽车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文章以技术创新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熵权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从整体效果、经济效益、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方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基本上支持了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总体取得良好效果,经济效益具有跌宕起伏状态,技术投入呈波浪状上升态势,技术产出持续增长。但是,在某些年份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产业发展依赖财政资金,必须及时调整支持政策,建立适合新时期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玉喜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1-838
以2005-2015年中国省域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数据为支撑,构建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省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综合效率平均值历年呈稳步上升趋势;省份、区域间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产出结果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本研究针对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