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海洋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张秀芝的名字早已跟海洋、台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关于气象.人们都爱用变幻莫测来形容,但是将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下来.看惯了暴风骤雨和电石火光的张秀芝,内心早已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  相似文献   

2.
<正>与海洋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张秀芝的名字早已跟海洋、台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关于气象,人们都爱用变幻莫测来形容,但是将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下来,看惯了暴风骤雨和电石火光的张秀芝,内心早已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回忆当年的青春岁月,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气象局做海洋气候分析工作,张秀芝笑称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干就是一辈子。改革开放初期,海上油田开放了中外合作开发,我国与德国一家公司在北部湾海域进行合作开发。但德国方面的前期研究报告提出海域的设计极大风速82米/秒,他们的勘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方双喜,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兼任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计划成员、编写专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 C 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指南主要作者。他致力于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观测研究多年,在温室气体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系统研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  相似文献   

4.
巍然耸立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不但是江河之源、众山之源、生态之源,而且还是地球的气象哨,对全球天气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人类早已征服了珠峰的今天,高原上却还有更多隐藏的气象密码等着我们去破解.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十分引入注目。报告称,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中国东部现在发生类似于2Ot3年破纪录的炎热夏季的可能性比上个世纪50年代增加了60倍。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气候变化对区域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指出气候变暖会增加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风险,为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基础,同时也为人们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参考。作为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孙颖研究员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领域曾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五年,她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一定的反响和关注,对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季风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中国地区极端温度的变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委会专门讨论了空气质量标准,这是国家历史上首次通过国务院常委会来讨论通过一个标准,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对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的治理提出三步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温香彩3月9日也曾透露,今年全国将有54个城市相继发布PM2.5监测数据。未来,灰霾天气有望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7.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而人均可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为了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育种、栽培、施肥等方法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中,农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然而,传统农药在保证粮食高产的同时,带来“三R”(抗性、残留、再猖獗)现象.也给食品安全、人体健康、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从西南到华东,数千公里,他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从云南边陲小城来到南京,一个人一座城,他坚守了40多年;从国内跨境到国外,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他只为"不给中国的雷达技术丢人"。先家国后家人,先大家后小家。对国家自豪无愧,对家人却亏欠难  相似文献   

9.
正天气雷达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完成了216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布网,投入了日常的业务运行。现为中国气象局气象雷达探测工程总设计师的高玉春,是一名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参与者,也为此奋斗了30多年。  相似文献   

10.
他深深植根于祖国的土地上,给今天和后人留下了一片枝繁叶茂的绿荫。1990年,他80寿辰之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原农业部长何康等,题词以贺:“科学工作者的楷模”,“学习周老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狂风大作,暴雨连连;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这是遭受台风袭击时展现给我们的场景。据统计,每年袭击我国的台风平均约7?9个,因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年均高达440亿元,单个超强登陆台风带来超百亿经济损失的情况并不鲜见且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如2013年的"菲特"、2014年的"威马逊"、2015年的"彩虹"和2016年的"尼伯特"及"莫兰蒂"等),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一不反映了我国是全球遭受  相似文献   

12.
地球正面临水危机,人类正面临生存窘境,而如何寻找不可再生的水资源,一度成为世界各国探讨的话题。海水淡化,成本高;开发地下水,地表下陷、沙漠化,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灾难。当下,如何找到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最佳途径,成为世界难题。中国资深气象研究员周名扬在21年前,大胆提出"空气取水"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突破水危机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说:"古代战争.用矛用盾;矛是进攻的,为了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为了保存自己。直到今天的武器.还是二者的继续。"冶炼技术的出现.使战争进入冷兵器时代.为抵御矛枪的进攻.人类发明了盾牌。盾之坚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离无伤,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火药的发明,使战争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抵御枪炮的袭击,人类发明了装甲,可谓"盾"之延续。直至现代,装甲  相似文献   

14.
正光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帮助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自然界的规律。20世纪以来,科学家开始将光学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为医学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同时,在量子理论、技术革命和基因科学三大科技进步之下,生物医学光子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生物医学光子学是涉及生物、物理、医学、光子学、材料学等多方面知识交叉融合的一个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尝试进行人的生理过程和脑功能的无创伤监测研究,80年代  相似文献   

15.
正专家简介:刘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获吉林大学化学分析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围绕纳米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别是纳米结构尺寸效应,及海洋极端苛刻环境下材料腐蚀与防护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 C I论文35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李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部副主任。2000年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工学双学士学位,获评为"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200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硕士、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环境修复型功能材料研究,包括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催化净水材料等。在国际材  相似文献   

17.
郑大玮,男,汉族,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市气象局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减灾专家顾问等十多项学术职务。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咨询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8.
郑大玮,男,汉族,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市气象局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减灾专家顾问等十多项学术职务。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咨询工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作为一名军工人,他始终谨记投身国防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科技人,他一直坚守着为国家舰载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作为炎黄子孙,他处处发扬着勤奋拼搏的精神。他,就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为我国舰载雷达做出突出贡献的邢文革。邢文革,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名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