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前沿类和行业类2类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基于协同关系阐述结构特征,并基于论文合著历史分析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类协同创新网络在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和发展方向上均存在差异,同时强连结关系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显著,高校在网络中向合作深度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中国-东盟增强区域整体创新实力和实现高质量合作发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东盟国家合著论文,结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相关经济地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格局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各国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但创新协同规模较不平衡、创新协同质量差距较大,其中中国和新加坡为核心节点;创新网络格局由"双核+多节点"向多核演变,日趋完善;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水平和语言差异与创新合作的可能性和规模水平呈显著反向关系,且技术临近性表现为节点国家间"强弱结合"状态,而地理距离并未成为阻碍国家间创新联系的显著因素.根据研究结论,为推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网络持续完善,提出健全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扩展跨境区域创新合作渠道、完善跨境区域创新配套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粤港澳区域协同创新的演化历程及影响因素,选取粤港澳区域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2020年国内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对粤港澳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0年,粤港澳区域的协同创新程度越来越紧密,区域中的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纳入了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创新核心区和边缘区,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而韶关、揭阳、潮州始终徘徊在网络的边缘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的两大核心城市——香港、澳门,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在合作专利的联合申请上没有表现出强的合作性和带动性,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黑龙江省联合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密度持续下降且具有小世界特征。网络核心节点以高校居多,国有企业次之;网络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但创新能力不足,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急需进一步提升。创新合作形式以企业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主,且跨省合作的创新连接数和连接强度均高于省内合作,省内科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同时网络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国内合作与市内合作是主要的空间尺度,地理邻近性影响逐渐减小;哈尔滨是黑龙江省创新等级最高的城市,创新联系紧密而广泛,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的创新能力位于第二列,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外部知识源。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协同创新特点、效应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特性,基于系统视角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对协同创新网络模型中的四个基本构面以及协同创新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四种能力及其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动态演化方向与策略.该研究对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强  石琳娜 《软科学》2016,(4):22-26
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与非平衡,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诱因是随机涨落,路径是相变与分叉,形式为超循环。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在分析合作能力和创新网络构成和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如何激发创新网络的主动性行为,实现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进而带动相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合作能力、创新网络和产业发展相互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核心企业不同的战略取向决定了三者之间不同的协同演化路径。具体而言,核心企业追求适应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U形,核心企业追求稳定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倒W形,核心企业追求改变战略的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路径呈现向上的S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更新升级及其基础上产业发展的黑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为研究数据,将城市所嵌入的知识网络和城市间合作网络纳入同一个框架中,构建依存型多层网络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现知识网络属性的知识多样性和知识组合机会均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度正向调节知识网络属性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负向调节知识网络属性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合作网络密度强化了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在知识网络属性与协同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合作网络中心势强化了网络中心度在知识网络属性与协同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提高城市群连通性等措施,以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产学研双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演化路径规律,构建联合开发模式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演化博弈结局有四种可能策略组合,并且这四种策略组合均为稳定性策略,具体向何方向演化主要取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矩阵的参数值以及系统的初始状态。给出构建合理的额外收益分配与成本分摊比例,建立有效的激励与惩罚机制,提升协同创新价值与抑制投机行为以及正确定位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角色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深圳市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市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 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市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平均路径长度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2)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进化特征,高校占据历年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创新主体性没有发挥;(3)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联系以北京、江浙沪和深圳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区域。据此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国际合作论文数据检索与挖掘,对纳米科技国际合作创新网络进行了系统分析,描绘了合作网络的总体特征,并利用基尼系数、核心边缘分布、中心性、聚类、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分析了合作网络的结构和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在纳米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正成为美国之外的另一极;法国和南非在网络中发挥了桥梁和中介作用;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纳米科技的重要性,着力通过国际合作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结合美国NASA协同研发网络的网络特征,对NASA的协同创新系统的技术生态位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低碳汽车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关注。本文以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创新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0名的领先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数据挖掘,构建1992—2011年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分析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行动者之间连接不紧密,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慢;网络演化路径呈现网络密集度逐步提升,核心组织逐渐突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关键,而当今企业创新越来越呈现开放式的特点,因而提出了以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融合为主线,构建企业知识资源协作网络的构想,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开展提供资源与数据分析的依据.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外延度与网络外延多样度、节点融合度的网络特性参数,用以分析企业吸引、转化外部知识的潜力与水平,揭示企业外部知识资源的数量与种类的多样性及企业的吸收能力.最后提出基于知识资源协作网络的创新服务框架为企业创新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由于产业链绵长,片段化生产特征更为明显。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整体产业层面,缺乏对产业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动态和分工概念的思考。基于此,利用2006-2018年222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往来数据,通过社会网络方法,探索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代表性产品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主要国家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核心-外围”结构明显;上游供应链网络呈现链式结构,网络密度稀疏,鲜有新的国家加入,中国在上游贸易网络中位置有所跃升,但仍未处于网络核心;中游和下游顶层网络呈现“扁平化”特征,在2006年中国已处于大部分产品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位置,至2018年中国进一步跃升至网络核心。据此为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网络中地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客户协同创新作为产品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客户协同产品创新工作的效率,时于企业提高创新产出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客户协同创新工作框架进行了阐述,研究了客户协同创新工作的特点,建立了客户协同创新工作评价的BEP模型;其次,构建了客户协同创新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BP网络的评价方法;最后,应用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扎根理论探索了涵盖项目对接、合作研发、试验试制和产业化四个阶段产学研合作创新全过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左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约为3年;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合作方式以及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异的;知识资源互补性、合作声誉、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态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科研实力和地理距离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现实考虑,低碳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重要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维邻近性及演化,然后以低碳汽车技术为例,基于联合申请专利,利用数据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构建1992-2011年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考察网络中多维邻近性存在与否,演化过程如何。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及其合作创新网络与多维邻近性协同演化;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多维邻近性演化涉及不同国家地区与行动者网络位置与能力的演变;低碳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多维邻近性演化需注意避免过度邻近的“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19.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重新梳理和界定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及其机制概念,结合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姝  陈劲  梁靓 《科研管理》2014,35(4):26-33
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微观个体参与创新的时代,突显了大众智慧的商业价值,通过移动互联端到端的连接方式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本文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基于"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理论的组织特点,分析了网络众包模式中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和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自组织过程,使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通过系统协调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并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产消合一"的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