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宇宙     
正西藏ASγ实验发现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候选天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12个合作单位及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等16个日方合作单位联合,开展西藏中日合作ASγ实验。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西藏中日合作ASγ实验位于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始建于1989年。2014年,中日合作ASγ实验团队在原有的宇宙线表面阵列的地下增设了创新型的地下缪子水切伦科夫探测器(4500平方米)。合作团队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ASγ实验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距地球2600光年的超新星遗迹SNRG106.3+2.7发射出超过100Te V(100万亿电子伏特)的伽马射线。此次重要发现是中日合作双方30年持之以恒的创新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球每天都有几秒钟受到遥远星系的大爆炸所产生的伽玛射线的轰击。这种类似于超新星暴发的大爆炸被称作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伽玛暴会对周围环境发生什么影响呢?几年前有些天文学家认为伽玛暴会销毁它所在星系的一切生命,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似乎过于悲观了。因为最新的证据表明伽玛暴的能量集中在两条狭窄的光束上,就象地球上灯塔所发出的光束,而非象炸弹爆炸射向四面八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伽玛暴就不危险了。有理论认为在其光束附近大约200光年范围的任何物质都会被蒸发。人们不禁会问:我们会不会被一次临近的伽玛暴所毁灭呢?目前是不会…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4,(1):94-96
<正>对于广阔而又神秘的茫茫宇宙太空,有着太多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下面是科学家至今未解的宇宙谜团。宇宙的暗能量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发现宇宙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不断膨胀的。1998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对遥远超新星进行研究,发现宇宙在很久以前的膨胀速度低于现在。对宇宙加速膨胀进行解释促使科学家提出暗能量理论,正是这种能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科学家认为暗能量在宇宙中的比重达到近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2006,(4):15-15
我国科学家在伽玛射线暴研究领域。开辟了伽玛射线暴起源研究的新途径。发现了两种类型介质——星风介质和致密介质:提出了伽玛射线暴的相变机制,解决了以往模型存在的重子污染问题。并可用以解释三种完全不同的高能暴: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力学演化统一模型.可以完整地描述余辉从极端相对论到非相对论的整个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有时做得好不如运气巧。1999年1月23日,一台装在卫星上的名为“爆发源与暂态源实验”(BATSE)的仪器探测到来自牧夫星座的一股强烈的伽玛射线脉冲。多年来,天文学家们平均每周都要观测到几次来自天空各处的这类伽玛射线脉冲[参看本刊1997年10月号上Gera1d J.Fishman和DieterH.Hartmann所著“伽玛射线爆”一文。]  相似文献   

6.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空中的“黑暗闪电”可对航班上的乘客产生辐射作用,相当于一次完成的全身CT扫描。几乎看不见的“黑暗闪电”可形成大量的伽玛射线,在接近特殊闪电的发生高度上,许多航班飞行员可以看到伽玛射线闪烁的情景,由于伽玛射线释放时非常“明亮”,以至于在数百公里外的设备可能“失明”。  相似文献   

7.
<正>先进的外星文明是否已经利用黑洞建造了宇宙级别的粒子加速器,来研究普朗克能量(宇宙中的最高能量,约为1028电子伏特)级别的物理学?如果这种宇宙加速器潜藏在宇宙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是否能在地球上检测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布莱恩·莱琪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这种加速器存在的话,它会产生1024电子伏特级别的中微子,并可以在地球上被检测到。基于这种思路,莱琪建议搜寻外星文明的天文学家们应该去寻找这种超高能量的粒子。超级宇宙加速器一个十分合理的假设是,先进的外星文明与人类一样对物理学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他们建  相似文献   

8.
天文宇宙     
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迄今最高能量光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LHAASO尚在建设中,这次报道的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数据。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宇宙线。  相似文献   

9.
<正>一王贻芳所长规划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和超级质子对撞机"(CEPC-SPPC)项目并不是什么创新项目,总体的设计思路借鉴了欧洲LHC并加以放大,项目经费也非常大。美国的SSC项目,计划能量为20Te V;意大利,以及欧洲曾有一个比美国的SSC更大的Eliosatron项目,计划能量为70TeV。现在王贻芳所建议的SPPC的能量为70—100TeV,其实也和Eliosatron的差不多,而后者未经多个  相似文献   

10.
发现镭     
<正>一、镭之光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11.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开了现代物理学序幕的X射线的发现,随后的20多年中与X射线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层出不尽。而一个世纪之后空间天文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2年授予了空间X射线天文的突破,由此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从1962年发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至今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约70个携带天文仪器的空间飞行器(以专用卫星为主)发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随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黑体辐射谱的精确测量和观测到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此做出了关键贡献。这样在新世纪空间天文的研究就直接产生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对第三个起了重要作用,非常类似20世纪初X射线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这三个以及天文学研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除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他所有的获奖成果都和项目最初的科学目标没有关系或者完全相反。与此同时,探讨了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中国空间天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莫玮、张亮等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干扰素伽玛通路中.β-arrestinl能够介导该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STATI与其负调节因子磷酸酶TC45的相互作用.从而负调节细胞对干扰素伽玛刺激的应答.抑制了干扰素伽玛的抗病毒作用。这一研究发现了β—arrestinl蛋白在细胞核内的新功能,并揭示了STAT1蛋白在细胞核中的负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发现镭     
《金秋科苑》2014,(4):90-92
一、镭之光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放射性衰变、γ辐射和光电效应等来利用闪烁探测器测定伽玛射线的能谱。伽马闪烁探测器由碘化钠、铊活化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组件组成,该探测器接收信号后放大,测量了峰的能量值,据此来研究其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资源 所谓辐射,就是看不见的高能粒子流,它能穿过人体,杀死细胞,如医学上使用的放射疗法和X光透视等。太空中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等,充满着能量和万有引力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太阳光,在物理学领域称为大气阻尼。宇宙高能重粒子,由于大气阻尼的吸收,到地面几乎已经绝迹。宇宙空间由于没有大气阻尼,宇宙射线可以无障碍地穿行,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在宇宙空间,太阳光辐射强度比地面高出若干倍。科学研究已经发现…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     
银河核心发现最有说服力的暗物质粒子证据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络版消息,美国宇宙学家们声称,利用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他们已经在银河核心处发现关于暗物质粒子的最有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2,(18):6-14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空间天文学家称,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将为空间天文提供重要平台,进行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天体物理研究,认识宇宙基本规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正宇宙的寿命还有多少年日本国立天文台、东京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角度分析,宇宙的寿命还有1400亿年。这项研究认为,宇宙中不存在足以引发再度收缩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会持续膨胀下去,并在1400亿年后达到无限大,走向终结。目前公认的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随后开始膨胀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暗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化真是弄人,宇宙中最丰富的能量形式竟然也是最神秘的。自从宇宙加速膨胀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以来,一幅自洽的图像业已出现在我们面前:宇宙中三分之二的能量是“暗能量”(dark energy)——某种斥力物质的能量。但证据是否足以表明存在新的奇异的自然法则?是否还有其他更简单的天体物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