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与发展》2013,(12):91-91
改变材料对电磁波的折射率,就能够将物体隐藏起来。我国科学家运用这一原理,研制出能够在可见光波段将生物隐形的隐身器件。“我们在可见光中实验实现了物体的隐身,而且无需使用精密设计的纳米电磁材料。”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陈红胜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团队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了能够在水中隐形的六边形柱状隐身器件和能够在空气中隐形的多边形隐身器件,并用两种隐身器件使金鱼和猫成功隐形。  相似文献   

2.
絮凝剂作为尾矿处理中的必要添加剂在铁尾矿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配置絮凝剂溶液的制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公司使用絮凝剂制备系统能力为12m3/h,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搅拌电机轴承损坏频繁,絮凝剂结块等现象,经过对设备使用的经验总结和反复实验研究,对设备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仿生三维神经电极研究新进展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教授课题组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外周  相似文献   

4.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教授雷蒙德!萨克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由储量丰富且廉价的磷和镍构成的磷化镍纳米粒子可以成为制氢反应的催化剂,为该反应提速,最新研究将让更廉价的清洁能源技术成为可能,相关论文将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为了制造出磷化镍纳米粒子,研究团队使用经济上可行的金属盐进行试验。他们让这些金属盐在溶剂中溶解,并朝其中添加了另外一些化学元  相似文献   

5.
新型材料     
正轻质、高强以及缺陷不敏感的热解碳纳米点阵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晓雁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及美国布朗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实现了同时具有超轻、高强度、大变形、缺陷不敏感的热解碳纳米点阵。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研究团队制备出了同时具有超轻、高强、大变形和缺陷不敏感的微纳米力学超材料。这些新型热解碳纳米点阵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力学性能: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6.
人体健康     
正纳米药物有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潜在靶向新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华浩、应颂敏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药学院凌代舜教授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Bcl-2抑制剂小分子的纳米型药物能够很好地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相关论文发表于Biomaterials。全世界大约有3亿哮喘患者,中国约有3千万,我国是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仍有约占整个哮喘  相似文献   

7.
虽然此前已经有研究团队制造出了采用氧化锌和钛酸钡等无机半导体材制造的纳米发电机,但是“同我们采用有机材料的纤维纳米发电机相比,采用无机材料的发电机更易坏,而且难以大量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教授林立伟说,正是他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了纤维纳米发电机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型材料     
<正>用于室内雾霾净化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材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团队发展了一种浸染自组装的方法,以传统的商业尼龙网纱(聚酰胺)为基底,研制出超大面积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研究成果发表于iScience。研究人员在20分钟内即可制备约7.5平方米的银纳米线—尼龙智能窗口,这种柔性透明智能窗口不仅能够和热致变色染料相结合改变室内的光照强度,还能够作为高效的雾霾收集器用以  相似文献   

9.
正专家简介:赵维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开展低维电子材料制备与纳米功能器件电学行为的研究。熟练掌握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所需的各项技术和性能测试手段,在纳米材料制备、纳米器件性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现已在国际学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     
正大规模硅基集成高维光量子芯片实现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王剑威、龚旗煌教授等与布里斯托尔大学物理系量子光学中心等单位合作,利用大规模集成硅基纳米光量子芯片技术,实现对高维度光量子纠缠体系的高精度和普适化量子调控和量子测量,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实现功能强大的量子信息处理芯片是当前量子科技革命的关键。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多路径加载高维量子态方式,即每个光子以量子叠加态的形式同时存在于多条光波导路径,从而实现了一个高达15×15的高维量子纠缠系统。通过可控地激发16个参量四波混频单光子源阵列,可以制备具有任意复系数的高维度量子纠缠态。  相似文献   

11.
无机絮凝剂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油田水处理用的无机絮凝剂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聚铝、聚铁、硅酸盐的絮凝机理及在水中的形态,并指出其在油田水处理中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无机絮凝剂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3,(9):66-66
中国大学在世界的声誉和影响越来越大。8月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Science)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课题组的一项半浮栅晶体管研发成果引起了世界关注。日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分别传来喜讯。《自然一通讯》杂志报道了北京大学李新征、王恩哥等在氢相图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魏飞带领的化工系与微纳米力学中心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世界上最长的、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并被美国纳米技术与科学网邀请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嵌段共聚物合成出一种新式的纳米膜,该膜可过滤掉饮用水中的细菌。科学家认为,这种纳米膜或可解决一个多年悬而未决的全球健康问题:如何将细菌从饮用水中隔离开。该研究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近日,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有机光电子实验室主任李述汤教授,率10人研究团队全职加盟苏州大学,组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     
正基于纳米限域效应和毛细作用的"滴管状"电催化剂用于高效二氧化碳还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金钟教授研发团队利用瑞利不稳定性原理构筑了"滴管状"一维中空结构的Bi纳米棒@N掺杂碳纳米管(Bi-NRs@NCNTs)复合催化剂,在较低的过电势下可以将C O2高选择性地催化转换成甲酸盐产物。相关成果发表于Nano Letters。该研究借助瑞利不稳定性原理,在高温还原反应条件下通过还原、体积收缩、弯曲、碎裂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3D打印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团队为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年度立项建设的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团队4名成员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制造工艺及材料研究、模具开发、矿山设备安全检测与评价、基于可降解聚合物的植入式给药系统设计与制备、基于导电聚合物的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快速制造成型研究等。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  相似文献   

17.
对现场使用的絮凝剂溶液制备与投加设备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粉料输送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给料能力降低现象。研发人员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粉料输送系统中的给料器和风力吹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模拟结果分析后得出,给料器密封性降低时,给料器以下管道内气体的速度矢量发生变化;当给料器密密封性能降低时,在给料器的上部形成风穴,此时,风穴会影响粉料的下落。根据研究结果对粉料输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将新版粉料输送系统用于江西铜业集团絮凝剂溶液制备与投加设备中。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钛(TiO_2)是宽禁带半导体化合物,只有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才表现出光催化活性,且粉末状TiO_2在空气中易飞散、在水中易凝结、使用后不易回收等缺陷,严重的限制了其使用。因此,二氧化钛的负载化和可见光可催化是扩大光催化材料实用范围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棉花为天然纤维素制备的C纤维为载体,钛酸丁酯为钛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新型材料     
<正>仿北极熊毛发的隔热气凝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受北极熊毛发中空结构的启发,发展了一种人工合成类北极熊毛的中空碳管气凝胶(CTA)的方法,该碳管气凝胶表现出超弹性和低的热导率。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毛发不同,北极熊的毛发是中空的。在显微镜下放大后,每一根毛发都存在空腔结构,这种中空的管状结构不仅降低了北极熊毛的  相似文献   

20.
光电技术     
《科学中国人》2022,(16):10-15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窦贤康教授激光雷达团队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米级分辨率的大气风场探测在航空航天安全、高价值目标保障、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看得远、看得细,测得快、测得准”的风场观测是对测风激光雷达的重要挑战。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新的反演算法,提高风场反演精度和稳健性,制备出一套全国产化的“产品级”测试样机。雷达工作波长为1550.1纳米,具有人眼安全、设备轻便(整装设备40公斤)、工作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实现连续观测的高分辨率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