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2):111-112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大力营造人才辈出的体制环境,中国科学院决定进一步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其主要举措是:停止评审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集中力量做好推荐国家科技奖的工作;鼓励全院各研究所融人社会、面向用户、参与竞争、扩大影响,积极申报省级和国防、公安、安全部门科技奖;设立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个人和集体。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奖励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新的奖励制度不但要能有效激励科学家个人的工作热…  相似文献   

2.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国家需求、优化创新布局是国立科研机构在新时代担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的现实要求。文章重点讨论4个问题,即:什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达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举措和镜鉴;以国家实验室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国立科研机构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侯建国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23-1126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长期以来的黑土退化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作为"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先期谋划、科学论证,汇聚院内外科研队伍,联合东北四省(区)共同发起"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通过设立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筹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专业人才队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用好养好黑土地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科学技术历史发展的视角,在世界范围内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生和发展的特点,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义、特点及3种组织形式。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论述,得出:中国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由中国科学院等已有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共同组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加强的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89年3月利用世行贷款建立的。1995年12月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计委验收;1998年3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对实验室的评估;1999年7月买验室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1年通过了国家评估。  相似文献   

6.
吕疆 《西藏科技》2011,(7):64-66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建立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4个自治区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实验室;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企业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西藏(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积极推进西藏科技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与规模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水平,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吸引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基本手段。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之所以处于科技领先的位置,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广纳世界拔尖科技人才,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领先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科技政策学家万尼瓦尔·布什曾指出"一个在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国家,她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她在世界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当前,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只有在基础  相似文献   

9.
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全球,我国南北遭遇特大洪灾。在国家财政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国务院毅然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央布置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举措是非常及时的。中国科学院获准作为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科技领域建立国家基地。我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深感中央期望之殷切和我们责任之重大。在知识经济日渐成为世界经济主流之时,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不能支持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基础研究是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础研究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大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是确保国家在未来科技人才竞争中博得先机的重要举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确保持续的创新动力和稳定的创新资源,大力开展科技后备人才培养,STEM教育席卷而来。在各种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方式中,科技竞赛是最为简单直接、快捷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中的竞争情报需求问题,其后对科技竞争情报在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出科技竞争情报是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是国家开展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是建立科技预警机制的强力支撑,也是建设科技保障体系保护科技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活动,论文指出科技竞争情报应采取4种具体的服务模式, 即接受任务, 不辱使命;长期监测,厚积薄发;主动出击, 广种"博"收;洞察局势,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创新文化的缘起、内涵、作用与意义,把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制度体系等4个方面视为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回溯了中国科学院4种创新文化要素的发展情况,指出"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是中国科学院的价值理念;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人是中国科学院的思维模式;创新科技、支撑发展、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是中国科学院的行为规范;科技体制不断创新是中国科学院的制度优势。最后,文章还就中国科学院未来的创新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研究通过探讨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内涵构成和使命任务,分析我国强化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农业科技强国建设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经验等,提出了强化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力量的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是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中坚力量”作用和引领作用的机构和组织,在承担任务、成果产出、人才培养、创新水平、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原创性、颠覆性、长远性、基础性、系统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由涉农国家实验室和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农业大学和涉农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及农业和涉农科技领军企业构成;以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提高农业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使命担当。同时,研究提出从四个方面强化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包括坚持“四个面向”科学布局国家农业战略科技任务,培育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四大主体”,推进“改革攻坚”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及建设农业战略人才力量“四支队伍”。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同时也为支持和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国家计委从1984年起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主要任务是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卫生部等所属有关大学和研究所中,依托原有基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来利用世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04,(11):19-20
<正>"21世纪,是科技和理性的世纪,也是创新发展的世纪。面对科技发展新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竞争与合作,大幅度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礼今天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上纵谈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世界和中国,其变化是翻天覆地性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预示着21世纪新千年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再次重组;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挑战和机遇同在。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不辱使命,与时俱进,立足时代和世界的潮头,洞察国际风云——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学和敏锐的目光将中国科学院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聚焦定格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国家战略选择,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基于全国31个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间分布状况,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区域分布规律和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态势,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个地区,两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国总量的61.81%;(2)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布在整体上趋于分散,在个别省市趋于集聚,北京存在显著的高低相关,河北存在显著的低高相关;(3)资源、能力、环境涵盖的7个具体要素均不能单独构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高集聚的必要条件,即不存在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高集聚的瓶颈约束条件;(4)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高集聚的驱动路径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创新驱动两条,即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驱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分布高集聚,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驱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分布高集聚;(5)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高集聚有着更普遍的影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LHD)以空天科技发展为主要应用背景,致力于高温气体动力学的基础问题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钱学森和郭永怀先生建立的力学所气动科研力量和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作为实验室前身的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1994年,在俞鸿儒院士的指导下,坚持工程科学理念,以创新求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装备配套的高温气体动力学开放研究基地,并于2011年迈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重要内涵。为推动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自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18年度共10个团队荣获该奖。本刊特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重要内涵。为推动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自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18年度共10个团队荣获该奖。本刊特开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栏目,分期介绍相关团队及成果,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获奖者学习,推动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