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圈内流传了一个笑话:“陈晓卿白了”。陈晓卿是该片的总编导,在圈内以“色黑”著名.昵称小黑。不解者疑问,陈晓卿怎么白了?回答说,吓的。  相似文献   

2.
阈限阶段是处于分离仪式和结合仪式之间的一个过渡的、中间的阶段。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是国家体制与媒介体制、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媒体组织的限定、从业者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天津科教频道《中国人》栏目为研究案例,探究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场域中创作者意志、内部制度与外部政策、市场的博弈。在政治和商业逻辑的侵蚀下,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场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场或政治场,电视纪录片人存在于"纪录片人"与"电视人"之间的阈限空间内,并在各种政治、商业的张力中进行纪录片生产。  相似文献   

3.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档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国产电视纪录片鼎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为代表引发了一拨收视热潮。然而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的生产特点以及此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大行其道,使纪录片进入寒冬期。随着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故宫》创下收视率纪录,《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等陆续热播,国内首个专业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脱困,以及从2009年开始的有关加快纪录片发展的信号频频出现在国字头文件中,“限娱令”下纪录片又获新的发展空间……种种现象让低迷的纪录片市场再度复苏并燃起希望。《档案》、《西湖》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问世,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春天来了吗?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牢牢掌控观众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5.
朱阿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98-98,100
<正>每部电视纪录片都有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整部电视纪录片的内容脉络,通过合理选择叙事结构能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激发观众观看兴趣以及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就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电视已成为大众日常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影视业发展,电视纪录片也随之得到普及。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具有真实性、记录性以及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纪录片作为一种展现人类历史与现实的记录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表现方式是尽可能真实、详细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原貌,这种真实性反映在影片拍摄的各个细节上。但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因此,如何把握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主观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2,(5):75-76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山东卫视再度成为备受观众瞩目的卫视频道之一。不仅频道整体"变装"为清新水墨画,台标还由金黄色变为了生机勃勃的绿色,而且在4月4日(清明节)晚,《大道清明——2012中国孝亲盛典》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以当晚综艺收视第二的好成绩完美收官。山东卫视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成为2012年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清新、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纪录片尚未打开海外市场,主要缘于电视纪录片故事讲述能力的欠缺。因此,如何利用好叙事艺术,加强电视纪录片中的创新元素,是当前创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1.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提及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融入电视纪录片,有人担心电视纪录片拍成故事片。事实上,电视纪录片本身  相似文献   

9.
赵庆年 《视听》2016,(11):72-73
《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季开始,就稳居收视冠军的宝座,风靡荧屏并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它的成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打开了一扇窗,从该节目中人们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新发展。同样,《舌尖上的中国》也正是因为融入了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发展创新,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它的成功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长镜头的运用 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正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例如,在2004年荣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纪录片《一个人的医院》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特别耐人寻味。老刘在参加全国“执业医生资格证”考试时在考场内左顾右盼,被监考老师发现,  相似文献   

11.
肖俏 《传媒》2012,(3):48-50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为了  相似文献   

12.
郭远辉 《声屏世界》2014,(12):32-33
<正>近两年来,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这档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声音至上。表面上,它只重其声,不顾其他。细究之下,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好声音",不仅仅是一副天然的好嗓子,好声音只是一种形式,它最本质的蕴藏在声音中的内容,是铸就声音的"材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配音与此同理。好的配音,是一部好纪录片、专题片的生命。"好声音"配出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铸就"好声音"呢?  相似文献   

13.
"钟摆效应"(Pendulum Effect)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描述人类情绪的高低摆荡现象,也借指事物有高潮有低潮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纵观中国纪录片发展,有过高潮,也有过低潮,如今中国纪录片重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就是电视纪录片的异军突起。本文简单梳理一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探析电视纪录片走红的内外机缘,提出几点对电视纪录片如何发展的意见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戴元初 《视听界》2014,(3):123-123
"芒果独播概念"只能看作传统电视媒体众多自我救赎手段中的一个选项而已。湖南卫视的动作常常会被当作产业发展的标志性行为而受到业界的多重解读和多方位的联想。这一次,当湖南卫视宣布今后旗下节目不再与其他新媒体合作,而是全部由芒果TV自己播放的时候,在电视传媒界和新媒体界引起巨大反响。对于电视业界的同行而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纪录片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协调好"真实"与"虚拟"的比例,通过艺术创作记录下人类社会的真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艺术精品,是当代电视纪录片艺术创作的重要使命。为了创作出更多的纪录片精品,满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活力中国邀请招标活动开标仪式暨研讨会8月28日在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兼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兼副台长罗明、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中标单位代表、有关学术刊物的记者、央视纪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促进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纪录频道。国产纪录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总结纪录片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分析创作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国纪录片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决定联合举办"纪录片繁荣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娱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是人们身心放松不可或缺的一剂良药。至今,娱乐化已经是电视节目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构成板块,自然担当起人类娱乐工具这一重要使命。由于我们生存环境与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交叉叠加的影响,能给人以释放宣泄情绪的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强势多元发展是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电视娱乐节目出道以来,得到了广大受众极大的关注与青睐,一些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  相似文献   

19.
徐峰 《青年记者》2012,(8):47-48
电视作为当代社会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媒体,其责任重大无需赘述.传统电视媒体,是我播你看,观众被动接受.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同的信息对不同的决策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关联和影响.因而,对于新近发生的各类重大新闻,受众不仅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的信息报道,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更希望媒体能够成为自己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窗口和平台,实现其同样强烈的“表达欲”.  相似文献   

20.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