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语言歧义与模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与模糊是语言的两个重要属性,这两个概念看似相似,实则大异。本文从歧义与模糊的定义、特征、产生机制、类型等方面加以对比分析,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语言歧义与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糊和歧义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两个概念似是而非,容易混淆。本文拟从模糊与歧义的定义、成因、语言形式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加以对比分析,以有助于人们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者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糊性与模糊语言、模糊与歧义、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它们之间有联系亦有区别,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是模糊修辞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莉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3):124-126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歧义研究中,经常有人将歧义与多义、笼统、模糊、歧解、修辞等现象混为一谈,不断扩大歧义的地盘,为进一步明确歧义的研究范围,可以试从歧义与多义、笼统、模糊、歧解、修辞等的区别和联系入手界定歧义。  相似文献   

7.
刘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44-246
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在比较歧义与模糊、歧义与"双关"辞格的基础上,阐述了歧义现象的语言特征,分析了运用歧义现象所创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并以实例说明了利用歧义不仅能创造出幽默诙谐的效果,还能表达严肃的思想、深沉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的概念、定义、分类、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言语交际中灵活、恰当地实施语用歧义策略与语用模糊策略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交际的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模糊、歧义和概括是人类语言的特有属性,本文从语义、语用和句法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糊、歧义和概括作了语用对比分析,旨在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相似文献   

10.
模糊和歧义都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两者之间往往界线不明。模糊语言和歧义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它们的概念不同,产生的根源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区分它们的差异,对语言研究和教学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区别歧义与多义、歧义与模糊及歧义与笼统的基础上,给歧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歧义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听话人对一个小句或句子的语言意义或言语意义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研究应该将人类语言的共性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自然语言的语义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具有歧义性,难以做到准确的说明。已有的文献中真正涉及消除歧义的研究并不多。根据歧义的来源将歧义句分为"的"字结构歧义、移位造成的歧义和逻辑歧义三类,并提出采取不同的手段消除歧义。它们不仅有助于消除书面语的歧义,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的研究和开发,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提高人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语义模糊的语言现象在任何语言运用中都会出现.由于英语词汇量丰富,含义众多,语法运用方面也较为灵活,因此,常常会引起误解而产生歧义.就说话动机和言语效应来说,歧义可分为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英语广告多使用蓄意的歧义来刺激消费.由此,从四项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广告歧义的特殊语言现象,探讨蓄意歧义在广告中的巧妙应用及其积极幽默的作用,并分析蓄意歧义违反合作原则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相似文献   

14.
歧义是指对一个语言信息,在特定的语境下,造成的模棱两可的理解。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词义的多面性和语言结构中模糊限定性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歧义的特定修辞效果和语用目的。从而阐释歧义在语言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歧义结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歧义结构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十分感兴趣并且成果显著的一个研究专题。本文仅就题目所示内容谈点看法。一、“歧义”与“多义”、“笼统”及“模糊”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是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现象。歧义研究可以考察表面相同的形式实质上的差异,进而使我们深化对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所以历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歧义就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歧义要与多义、模糊、笼统等相关概念区分开。在分析常见格式时,要从句法和语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是语言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模糊语言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模糊语言不同于歧义、含糊,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遵循“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歧义的界定、成因和消除几个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探讨,歧义要与多义、模糊、笼统等相关概念区分开。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vaguelanguage)就是语言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它不同于含糊和歧义,其使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看,它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模糊语言同精确语言一样,都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的语用特征主要体现为不确定性、歧义性和笼统性.此外,模糊语言的使用受限于情景和共同知识两类因素.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语用特征和限制条件的研究,可以提高其使用的得体性和适宜性,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