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博泓 《文教资料》2011,(19):38-39
路牌作为城市名片,译写规范有助于发挥指路功能。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广州市路牌在数词的译写上没有统一的译写标准,因此既有拼音译写,又有英文译写,还有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译写。本文针对数词译写问题中最突出的序数词译写问题,提出了"序数词含义的数词应脱离通名、专名位置,进行独立书写"、"以英文缩写的形式保留数词的序数词含义"及"规范数词的英文缩写"等问题,立足探究路牌数词译写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相似文献   

2.
李博泓 《文教资料》2011,(17):25-26
路牌作为城市名片,其拼音译写规范有助于帮助发挥指路功能,且具有政治意义。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广州市路牌在拼音译写上存在译写错误和有争议的问题,包括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后的大小写问题,路牌通名的划分问题,以及"大马路"的意涵与译写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路牌为例,立足于路牌拼音译写规范化,对以上问题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街道的走向较规律,再加上其中有几大板块,使得沈阳市街道名的译写本来可以很有序。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译得少,且含方位词或数词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街道名的译写标准非常混乱。通过收集大量的实例,找出了与沈阳市街道分布情况相仿的美国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的街道命名作法,将沈阳市含方位词或数词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街道名进行了译写,希望能对沈阳市的市政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地名,是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国际化书写标准。各大城市的地名译写不一,其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偏差,二是学术论证不足。在认知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地名范畴进行认知语义分析,从关联的视角论证地名译写"单一罗马化"指的是专名,而非通名。地名"单一罗马化"这一强制标准,和地名"专名音译,通名意译"是一致的,前者是地名译写原则,后者是地名译写方法。  相似文献   

5.
说“很是”     
"很是"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时,属于附加结构,表示对后面成分的主观确认和强调,重心在"很"上。"很是"不能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很是"修饰名词性成分时,表示对后面成分的判断,是偏正结构,重心在"是"上。在现代汉语中,"很是"没有演变成独立句子成分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上上"连用可以是动词的连用、方位词的连用,也可以是"方位词+动词"的连用,还可以是语素的"上上"的连用。动词的"上上"连用可以分为动趋式、动结式和重叠式;方位词的"上上"连用主要指"上上"与"下下"的叠结。有些"上上下下"中的"上"的理解存在两可的情形,"上"既可以是方位词,指代人物;又可以是动词,为趋向动词。  相似文献   

7.
句子的主语是谓语所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方位词或词组(包括时间词)作状语是表明谓语动作行为的时间或处所的。这样,我们便可以作出论断:句首方位词或词组倘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则是主语;倘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则是状语。在主动句里,主语是施事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所发出的,后面带有受事宾语,在这类句子里,谓语前面的方位词或词组自然是状语,如:  相似文献   

8.
城市路牌上的"路"在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罗马化转写形式。本文以同在广东省的深圳市和广州市为例,探讨了路牌上路名的罗马化转写法,指出:各地应遵循国际和国家的相关规定,"路"应转写为Lu而不是Road;路名中的方位词转写应根据实际意义有选择地使用汉语拼音或者英语翻译;路名中的数词转写不可英译,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汉语拼音或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纵向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两名1~3岁说汉语儿童的方位词习得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早期方位词的习得过程,结果显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遵循一定顺序;"上"类及"里"类方位词的习得要早于"下"类及"外"类方位词,且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方位词.笔者认为,儿童方位词的习得受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方位词的语义理解难度、语言输入频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一点可以从汉语方位词里找到理论依据。空间方位词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具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汉语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等14个单音节方位词,它们在表示空间方位的同时还是汉语重要的文化隐喻工具。从成语可以看出汉语方位词蕴含有生机隐喻、尊卑隐喻、中心隐喻、亲疏关系隐喻等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一词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含义,而在语言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东北"一词又表现出更为广泛的使用频率及高频的组合能力,说明了"东北"一词较其他双音方位词语具有的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趋同心理,也是人们现实交际的自我调适,使得"东北"一词具有与其他双音方位词语在使用上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逻辑学界,专名问题一直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专名是否有涵义?它是如何指称的?对于这两个问题,作为两派具有代表性的专名理论,即“摹状词说”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均给不出一个圆满的回答。其实关于专名是否有涵义的争议主要源于逻辑学家关于专名和涵义的标准的不统一,专名指称的确定是摹状词说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成人高校校名翻译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同一通名多译名并存及使用非通用性专名等问题.遵守译写规范,全名或缩略化处理等方法,则有利于校名类型文化和校名翻译标准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专名是用来指称个体对象的词形,其专名性的实现对语境条件仍有一定的依赖。奖项专名的指称性同对语境的依赖性成反比关系,奖项专名的指称性越强,对语境的依赖性越弱;反之亦然。不同奖项专名形成差异主要是由指称成分、摹状成分的指称性不同造成的,而造成指称性不同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奖项构成成分的理据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民众约定俗成的产物,是特殊的交际符号。作为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地名具有其自身的语法特征和用词倾向。东安县是湖南省永州市的下辖县,通过统计分析得知:在语法特征上,东安村落地名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组成。在词汇使用上,东安村落地名偏向使用动植物词、颜色词、方位词等。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韩汉两国方位词的异同,准确掌握两种语言的用法,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韩汉方位词"■"和"上/下"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着重探究两对方位词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代汉语方位词"东、西、南、北"的本义和来源,大约有两种典型的观点,它们持着恰好相反的观点。本文从"东、西、南、北"这几个方位词的文化内涵及人们认知的角度进行探索分析,试图找出它们是一个自足系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8.
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不赞同弗雷格宽泛专名的涵义理论,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将专名区分为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对专名涵义的理解出现了不一致情况:在区分专名和摹状词时将专名涵义等同于专名所指,在区分两种专名时又将专名涵义视为缩写的或伪装的摹状词。这一理论总体上是主张专名有涵义的,人们一般接受其普通专名的涵义论。这一涵义仍然无法与弗雷格的专名涵义论划清界限,存在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名+方位词"结构有多元意义,多元意义的产生过程遵循了隐喻的规律,即从具体的空间处所义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文章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通过描绘"在+名+方位词"的结构意象图式,力求对这一结构多元义的产生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很"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其语法功能活跃,使用范围广泛。在日语中与"很"对应的副词非常多,但是它们的语法功能却没有汉语的活跃,可以说"很"的日译是一个难点。文章从"很"修饰形容词、修饰动词、修饰"不+形∕动"结构、修饰成语、修饰一部分名词五个方面讨论了"很"在翻译成日语时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