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三角形中,三边之间有这样的一种重要代换关系:a,b,c是三角形三边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正数x,y,z,使得a=y z,b= z x,c=x y.  相似文献   

2.
一、转化方法任何三角形总存在内切圆。为此,将三角形三边a、b、c,施行如下变换(如图): (*){a=y z,b=z x,c=x y,就可以把关于三角形各元素的不等式转化成关于正数x、y、z的代数不等式。即 (i)对任何三角形不等式F(a,b,c)≥0,有  相似文献   

3.
安振平先生在《中学数学月刊》2 0 0 3年第 7期《一个三角形中的不等式》一文中给出了不等式 :命题 1 在△ ABC中 ,三边长 a,b,c,则a - b ca b- c ab c - a bc ≤ 3. ( 1 )现在给出 ( 1 )左式的下界 :命题 2 在△ ABC中 ,三边长为 a,b,c,则 a - b ca b- c ab c - a bc >2 . ( 2 )证明 设2 x =a - b c,2 y =b- c a,2 z =c- a b则a =x y,b =y z,c=z x,且 x,y,z >0 .∴ a - b ca b - c ab c - a bc=2 xx y 2 yy z 2 zz x= 2 ( xx y yy z zz x)>2 ( xx y yy z zz x)>2 ( xx y z yy z x zz x y) =2 .这个…  相似文献   

4.
在等比性质的证明中,常常先根据题设中一连串相等的比设立比值k,通过k建立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式,然后适当变形而完成证明.这种巧设比值的方法在解题中十分有用.现举几例说明.一、求代数式的值例1若x3=y4=z5,则2x+y-zx=.解:设x3=y4=z5=k,则x=3k,y=4k,z=5k,∴原式=6k+4k-5k3k=53.二、比较大小例2已知a、b、c、d是四个不相等的正数,其中a最小,d最大,且满足ab=cd,则a+d与b+c的大小关系是.解:设ab=cd=k,则a=bk,c=dk,而(a+d)-(b+c)=(kb+d)-(b+dk)=(k-1)(b-d).因为a最小,d最大,则k<1,b-d<0,故(k-1)·(b-d)>0,即a+d>b+c.三、证明条件等式例3如果a1b1=a…  相似文献   

5.
如图1:T是锐角三角形,矩形R、S的一部分内接于T,设A(x)表示图形x的面积,求:A(R)+A(S)/A(T)的最大值。这是1987年上海市中学数学竞赛第二试第一题。本文将给出这个题目的解法及结论的推广。解:如图1,作锐角三角形T的高BD,设T的底边为a,矩形R、S的长、宽分别为b、x,c、y,顶端三角形的高为z。根据三角形相似得:b/a=(y+z)/(x+y+z),c/a=z(x+y+z)于是b=(y+z)/(x+y+z)a,c=z/(x+y+z)a故(A(R)+A(S))/A(T)=2(bx+cy)/a(x+y+z)  相似文献   

6.
平面向量     
考点解读向量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点击考点一向量的加法、减法(1)加法运算a! b"三角形法则O#$A #A$B=#O$B!a "ba!O Ab"B平行四边形法则#O$A #O$B=#O$C OABCa!b"!a "b运算性质:①a! b"=b" a!.②(a! b") c!=a! (b" c!).③a! 0"=0" a!=a!.坐标运算,设a!=(x1,y1),b"=(x2,y2)则a! b"=(x1 x2,y1 y2).(2)减法运算a!-b"三角形法则O#$A-#O$B=#B$A ABO a!b"a!-b"例1如图若ABCD是一个等腰梯形,AB∥DC,M、N分别是DC、AB的中点,已知#A$B=a!,A#$D=b",#D$C=c!,试用a!、b"、c!表示#B$C和#M$N.解作CE∥DA交AB于E点,作CF⊥AB于点F.因…  相似文献   

7.
等比性质:a/b=c/d=…=m/m(?)(a+c+…+m)/(b+d+…+n)=a/b.(b+d+…+n≠0) 这个性质在许多方面使用起来是方便的,但必须注意它的条件:b+d+…+n≠0.若a+d+…+n=0,则分式的分母为零,无意义. 例1 已知x/2=y/3=z/(-5)≠0,求(x+y+z)/(x-y)的值.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1)若a=b,则a±c=b±c;(2)若a=b,则ac=bc;(3)若a=b,c≠0,则a/c=b/c.事实上,从函数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等式的基本性质推广为:若函数y=f(x)是区间D上的单调函数,且a,b∈ D,则a=b(=)f(a)=f(b).即,对单调函数而言,考查自变量的相等关系,可以转化为考查函数值相等,反之亦然.正是这种转化,体现了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广价值,构成了部分题目解决过程的关键,下面就其运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2013年高三质检福建理科卷第10题为:设数集S={a,b,c,d)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y∈S,xy∈S;(2)(?),y,z∈S,若x≠y,则xz≠yz.现给出如下论断:①a,b,c,d中必有一个为0;②a,b,c,d中必有一个为1;③若x∈S且xy=1,则y∈S;④存在互不相等的x,y,z∈S,使得x~2=y,y~2=z.其中正确论断的个数是A.1 B.2 C.3 D.4初看此题时,笔者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翻阅资料后,发现此题是根据2010年高考福建卷理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一、转化方法任何三角形总存在内切圆。为此,将三角形三边a、b、c施行如下变换(如图):a=y+z(*)b=z+x(x,y,z∈R+)c=x+y就可以把关于三角形各元素的不等式转化成关于正数x、y、z的代数不等式。(Ⅰ)设p=12(a+b+c)则p=x+y+zx=p-ay=p-bz=p-c我们用x、y、z来表示时,关于三角形各边长度的限制条件:b+c>a,c+a>b,a+b>c可以转换为如下的表述:p-a>0,p-b>0,p-c>0。因而,对任何x、y、z∈R+,不等式有G(x,y,z)≥0G(p-a,p-b,p-c)≥0。(Ⅱ)为下面叙述方便起见,列出三角形中…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代数中,常常遇见形如y=(ax b)/(cx d)(1)(c≠0,a~2 b~2≠0,bc-ad≠0)的函数,我们称为线性分式函数,其中常数c≠0,是因为若c=0,这就不是分式函数,而是一次函数或常数了,若a~2 b~2=0,则a=b=0,y=0是一个常数,或称常值函数,而若bc=ad则a/c=b/d,函数(1)的解析式变成y=(a/c x b/c)/(x d/c)=(b/d x b/c)/(x d/c)=(b/d(x d/c))/(x d/c)=b/d,也  相似文献   

12.
二次函数y=ax~2 bx c(a≠0)有如下性质:当a>0时,在对称轴x=-(b/2a)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函数y有最小值((4ac-b~2)/4a).当a<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函数y有最大值((4ac-b~2)/4a).利用二次函数的这一性质及图象求最大值、最小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经知道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a,b,c都是整数,且(a,b)=1)的通解可由公式x=x0+bt y=y0-at(t是整数)来表示,而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a1x+b1y+c1z=d1, a2x+b2y+c2z=d2(ai、bi、ci都是整数,且(ai、bi、ci)=1,i=1,2)的通解是什么?通过探讨,得到如下定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如下一个个案为例来说明“研究式”解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问题1若方程组 x2+y2=1, ax+by+c=0,只有一个解,问:当a、b、c均不为零时,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不等式的许多命题中,都有一个“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在解题时它们是很有作用的。本文介绍解题的一些例子。例1.设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此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2(b+c-a)+b~2(c+a-b)+c~2(a+b-c)=3abc (1) 证明:令b+c-a=x,c+a-b=y,a+b-c=z, 则z,y,z>0,  相似文献   

16.
定理:a(x)、b(x)、p(x)都是x的函数,且a(x)、b(x)的值皆大于零,那么有: <1> 若a(x)·b(x)=d(常数),且当a(x)=b(x)时,p(x)有最小值c,则函数y=a(x)+b(x)+p(x)有最小值2√d+c。 <2> 若a(x)+b(x)=e(常数),且当a(x)=b(x)时,p(x)有最大值f,则函数y=a(x)·  相似文献   

17.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2分X12=24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J(A)6,10,3(B)6,2,3(C)6,9,3(D)6,8,3 2.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是(). (A)底角与顶角对应相等(B)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C)两腰对应相等(D)底边对应相等 3.多项式一12a4b3c2一18a3b4c+24a2b3c3一6abeZ分解因式,应提取公因式(). (A)“bc(B)一6abe(C)一6a2b2e2(D)a3b3c34.若分式一巨共有意义,则x应满足( .丈—1(A)x一O(B)x铸0(C)x一1(D)x护1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一x+y_x一y一x一yx+y(B)一x+y_一一y一x一yx一y一试题选登一(c)二2二2_…  相似文献   

18.
在△ABC中,记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a=y z,b=z x,c=x y.(*)则x、y、z的几何意义如图1所示.又记三角形的半周长为P,面积为S,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分别为r、R,易知  相似文献   

19.
文[1]给出如下一个不等式: 设a,b,c 是三角形的边长,则 a2b b2c c2a ≥ (a b c)(ab bc ca) . 1 ① 3并由此导出另一个“精制”不等式: 设 x, y,z∈R ,则 x 3z y 3x z 3y≥  相似文献   

20.
在文[1]里,笔者给出并证明了如下有趣的无理不等式: 问题 设a≥x>1,b≥y>1,c≥z>0,求证:(a+b+c)-(x +y+z)<√a2-x2+√b2-y2+√c2-z2≤√(a+b+c)2-(x+y+z)2.① 等号仅当a:x=b:y=c:z时成立. 下面给出不等式①的几个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