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微 《华章》2013,(23)
认识论中所指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可视作可译性的理论依据。然而,布隆菲尔德的“意义”理论意味着对任何翻译活动在理论上的正当性或实践上的可行性的一种否定。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确实也存在着不可译因素。本文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来探讨翻译的可译限度。  相似文献   

2.
3.
《考试周刊》2014,(A5):26-27
典籍英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点,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备受关注。林语堂翻译的汉语典籍《浮生六记》,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林语堂在英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在语言逻辑调适、词语转换、追求艺术美等方面尤其突出,为其译文流畅自然、可读性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古诗英译总体来讲分为两大派,韵体派与散体派。韵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主张以诗体译诗,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而翁显良先生则是散体译诗的大手笔,主张抛却诗的韵律和形式的束缚,再现原诗的意象。本文以《春晓》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各自的得与失,提出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一诗可以多译,不必拘泥于“形意”之争。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译者翻译散文时须再现原文之语音、词意、句构、修辞、语篇的主题意义的真实信息。文章以《荷塘月色》的四种英译本为例,赏析译者如何在词意层面再现原文的"真"。  相似文献   

6.
杨金艳 《海外英语》2014,(13):149-150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作者借散文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景,译者翻译时必须要再现原文的真实信息。文章以《荷塘月色》的四种英译本为例,赏析译者如何在词语的语音层面再现原文的"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首杜甫诗歌的中国译者许渊冲及美国译者华兹生的译本为语料,借助语料库工具,对两译本进行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分析以探究中外译者的语言特征.研究表明,由于两位中外译者翻译风格及目标读者不同,在译本中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8.
却正强 《海外英语》2024,(7):28-30+49
政治文献英译能够助力外宣翻译,对权威文本的英译研究能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译者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是国内最优秀译者合作的结果,结合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其分析,能够全面了解译者的选择。译者在“求真”和“务实”两端力求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政治文献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为明 《考试周刊》2014,(49):24-25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代表,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汉学家、学者及翻译家的高度重视,诗人李白的诗作——《赠汪伦》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本文在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下,深入探究唐诗《赠汪伦》的不同英译本,从而为唐诗翻译提供技巧上的借鉴,促进唐诗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典籍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承载着对外传播的重要使命。《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代表作之一,对西方读者而言其描述了一个充斥着浓厚的异域文化与社会习俗的东方世界。《西游记》的英译,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语料。社会符号学理论以社会和文化为背景考察整个翻译过程,为翻译研究提供全方位的研究视角。本文以詹纳尔的《西游记》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如何有效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做到指称意义的准确传递、言内意义的巧妙再现以及语用意义的忠实关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伟 《零陵学院学报》2014,(3):182-183,186
当前的外宣英译实践中一个普遍性问题即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译文,可接受性低,使外宣效果大打折扣。论文结合南京外宣图书英译实例,探讨外宣英译中句子、篇章层面上的语言表达策略,提出外宣英译在语言表达上如何贴近目的语读者的一些做法。为提高语言表达中译文读者的接受性,译者应熟谙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表达上采取努力贴近目的语的策略,使译文在句、篇章等语言层次都做到贴近目的语。译文只有在语言表达上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才能使译文达到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准的《李双双小传》蕴涵着相互纠结的政治话语和性别话语。政治话语是显在的,它统摄性别话语;而性别话语则是潜隐的,它依附于政治话语,并以自身的鲜活和生动为干涩枯燥的政治话语提供必要的补充。这种话语策略使《李双双小传》成为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色彩斑驳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公差”的概念来研究汉诗英译的效度问题, 以“夜雨寄北”的英译为例, 认为“以诗译诗”翻译出诗歌的决定性结构, 是汉诗英译本可以接受的最大公差, 而在此基础上呈现的各种文本的审美差异则是诗歌翻译的再创造, 且只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公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李清照《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为例,并以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框架为基础,对原词中不同汉语叠词的英译进行研究,从而探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在关联性方面的得与失,以期实现宋词中汉语叠词英译与读者的最佳关联,并能对今后的叠词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杨绛女士的小说《洗澡》及其由梅珠迪、史耀华执笔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小说翻译中有效再现原作语言风格的问题,论述了在《洗澡》这部小说中,作者个人风格的三种表现方式及影响作品人物风格的三要素,评析了译者采取的再现原文风格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谢敏 《海外英语》2014,(19):147-148
该文通过分析画蛇添足六个英译本,浅谈先秦寓言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分析“画蛇添足”六个英译本,浅谈先秦寓言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拥有特殊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方式,也是法律英语的一大特征。文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名词化的分析,发现法律英语具备简洁性、正式性、严谨性、客观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克强 《文教资料》2011,(10):26-27
本文以《水浒传》中常见词“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其在三个不同的译文本中的翻译情况。研究表明,三个译文对此词的处理各异,其中赛译的译法较为单一。而沙译和登译则呈现出多样化,根据上下文能译出比较恰当的对应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