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且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贫困定义中的“物质生活条件”不仅包括食品、衣着、住房,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活动”不仅包括一般的人际交往,还包括宗教活动和政治参与。因此,贫困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狭义贫困.还包括社会、文化、教育意义上的广义贫困。贫困既是一个绝对概念,又是一个相对概念。  相似文献   

2.
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因灾因病,资源不足、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超生和教育费用增加等.贫困绝非是个"物"的问题,更是一个"人"的问题.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的素质不济才是贫困的症结所在.经济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上的愚昧和观念上的落后.  相似文献   

3.
教育场域中的贫困大学生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贫困不仅在于经济和心理层面,更为根本的是他们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受教育经历等造成的文化资本占有数量和效用上的贫困,他们的惯习在与教育场域的逻辑相冲突时所采取的策略不利于个体的长远发展。因此,应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完善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弱势群体补偿制度,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概念发生着伦理嬗变,呈现为三种形态,即文明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与文化意义上的。从古希腊到近代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古典市民社会的文明形态概念;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它与古典市民社会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异,是与政治社会相剥离的经济形态;市民社会并不单纯是一个社会劳动和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体系,它还是一个由自愿交往的社团和组织所构成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这种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概念代表了当代西方社会新思想的变化,它是由葛兰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突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生存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生活,生存的好必须具备较强的劳动能力,获取劳动能力必须接受教育."学会生存"指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包括承受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独立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等;生存能力不仅指理性判断和理性思维,还包括对美好事物和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动,憎恶扬善的正义感,尊重生命和人权的基本伦理道德,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及奉献精神.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迅速、职业更替频繁、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生存能力"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育贫困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贫困的内涵与经济上的贫困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主要是指个体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虽然在接受教育,但却处于非正常状况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分,也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教育贫困标准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从广义上说,文化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成果,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与经济、政治、军事等并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精神生产的全部成果,它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我们这里论及的文化,主要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8.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表现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推进。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文化力”的内涵既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智力因素。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在内的种种精神力量,还包括社会文化网络以及作用于现实生活的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发展来说,“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权利贫困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贫困是指权利享受不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由于制度因素所造成的对社会上的部分人群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方面的限制和歧视所导致的生活贫困。我国社会权利贫困不仅"面"大,而且程度也比较深。造成个人或群体权利受损、权利贫困的真正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制度缺失、制度的不完善等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是马尔库塞于1941年在美国写成的一篇文章。马尔库塞在文中把"技术"看成一个社会过程,它不仅包括工艺器械要素,还包括参与使用机器的个人以及指导机器运行和使用的社会群体这一人的要素。技术的内涵具有多层次性,它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组织、维持或改变社会关系的方式。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理性"的分化,将技术理性延伸至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各领域,导致现代大众出现和社会官僚体制形成,以及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预示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主题上,由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批判转向技术文化批判。对技术的批判不仅把马尔库塞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代表人物的社会批判理论区分开来,也为马尔库塞日后提出对技术进行美学改造的思想埋下了伏笔,成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计民生、延续民族生命的根本。教育发展能够促进收入均等、减少贫困和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各方受益、比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2.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高校不仅要给予贫困生物质帮助,而且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当前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主要有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是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笔者只从学校角度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贫困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包括发达国家。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际。贫困的人数也在大幅度减少。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贫困的概念也必须重新定义,以达到为了社会公正的目的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本文试图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来阐释这一现象,并通过中英两国社会的历史比较来澄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至少应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生产体制效益的提高。二是人口的基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具有更多的权力和全民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意识的加强,他们寻求的目标、愿望和利益能更好地实现。在我国,它主要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上,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上。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弄清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对于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农业不同于美国的农业,中国的农村作为农业的载体,不仅是一个生产场所,也是一个生活场所。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不仅要挖掘农村的经济价值,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才能为贫困问题的解决、农村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历久来自它与人类的生存与共,弥新由于它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教育不仅是生存的准备,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改良和生存方式.2019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的工作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换言之,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发展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  相似文献   

18.
解释西部     
"西部"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同时它更是我国当代的一个特殊经济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意义上的东部、中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对西部高校学生贫困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贫困含义的现有理解和研究,本文从西部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不仅是经济困难,还包括学习、心理和技能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力求对西部高校学生的贫困内涵做出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外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大学生逐渐凸现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由单一经济贫困转化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事实上,仅靠经济救助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遏止这一转化过程,要解决高校教育中的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使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