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是化的载体和镜像。不同的化决定着不同的审美观念,而不同的审美观念反映到语言中的词语上就决定了词语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章作以英汉语言中最典型的四类词汇即植物词、动物词、数词和颜色词中的例子来阐明了审美观念对词汇联想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汉动物词文化涵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玥琳 《培训与研究》2007,24(5):128-129
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变。由于中英文化差异,作为译者,既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更要熟知两国文化。本文通过比较中英文中动物词的含义分析了中英文化差异,并对相应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英语动物词的雌雄性表示法、动物成幼表示法、动物肉类表示法以及动物词和带有动物词的词组及习语的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动物具有显著特征.英、汉语言中对这些特性看法总体相同,因此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大多数词汇含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通常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动物词汇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部分动物词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谊注意到谊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  相似文献   

5.
本着重探讨翻译时对语言中化负载词的处理;异化与归化,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语言中化负载词按其化内涵和民族色彩的特点可分为:1.化内涵丰富,且有一定的民族色彩的化负载词;2.化内涵和民族色彩均较浓重的化负载词。3.化内涵丰富,但没有民族色彩的化负载词。本试图从归化,异化角度来处理这些化负载词,最大可能地达到等值翻译,以促进跨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连绵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拆解性,但近年来我们却发现有许多连绵词却发生了"音节语素化"的现象——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现象。而发生音节语素化的这些连绵词大多是表示动物的连绵词。  相似文献   

7.
文化融合和语言混合化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与文化词密切相关。随着留学生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文化词语的习得便逐渐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关注语言习得的外部因素,采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方法和术语来研究第二语言现象。从动物文化词的本体研究着眼,对留学生文化词习得偏误和偏误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动物文化词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作品中的化联想词已成为跨语言,跨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一大挑战,原因之一是由于化联想词意义及感情色彩的差异性;之二是原与译的类似物或对等词的内涵不对等。为了达到化联想词信息含量的对等传递,做到把外国学作品中的“实物-逻辑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面前,使交际成功,应正确地采用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处理化联想词,从而使翻译达到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这是看图读拼音、识词、组句的综合练习。首先,以送动物回家的形式,使学生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然后,读拼音识字词,同时巩固拼音与字词,了解一些动物的名称;最后,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一句是在例句基础上的拓展。要求学生联系生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化,同时又受到化的巨大影响。化差异在英汉词汇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无对应词,对应词词义范围有宽窄,褒贬不一,对应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不同。在英语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化背景知识的传授,重视比较英汉词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蕴涵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在汉英文化中,文化动物词汇很多,而动物词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由此探讨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这对探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语言系统中词汇与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本文结合实例从传统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审美价值取向三方面分析英汉动物词汇体现的种种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既是西方语言的精华,也是西方民族文化的瑰宝。由于中西方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译者在把英语习语转化为汉语习语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可译的现象。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称为相对不可译。文章研究在英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因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相对不可译现象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吴丹 《海外英语》2012,(14):205-207
Languages convey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le they are used as tools to communicat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frequenc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impact on people’s normal communic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ar in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s.Animal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such cultural factors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s,traditional customs,mythology and fables,etc.So they are endowed with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A similar animal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but sometimes different animal words have the same connotations.Whether they are different or not will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us,through illustration,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at’s more,the thesis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y.  相似文献   

15.
陈珍 《青海师专学报》2009,29(4):102-106
动物文化意象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反映。异域民族因其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政治制度、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象。本文从多视点、多层面分析英日语言中的动物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将有益于英日语言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英汉语言禁忌,由于其依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比较研究英汉语言禁忌差异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将英汉禁忌语研究引入外语教学,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白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6):102-104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也就会出现差异.本文通过对不同动物习语形象比较,阐述其在语域范畴、文化习俗、文化背景及在比喻和联想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汉英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汉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一语独有。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对动物的认识角度不同;文化占有现象不同。主要译法:直译、意译和换译。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会出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却有显著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列举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涵义的异同,总结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提醒读者在交际中考虑到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与文化涵义,避免在交际中由于错误理解而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部分动物名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喻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从一个侧面探究中西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