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1世纪是网络覆盖的时代,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极大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何让中学生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是当前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特别要研究在网络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网络拓宽了中学生的信息来源和沟通的渠道,但网络也给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心理障碍。通过对中学生上网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中学生上网主要有三种不良现象:沉溺于网上聊天、痴迷于网络游戏、沉湎于色情网站。针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使人类拥有更加迅捷的信息交流技术,已成为中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沉溺网络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体育运动对防止中学生沉迷网络有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应恰当利用体育运动防止中学生沉迷网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引导中学生珍惜现实生活,使其远离网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们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以网络为媒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视为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受网络负面影响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个案研究,再结合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参考其他学校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思考总结,阐述自己的教育措施,帮助受网络负面影响的学生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生网络迷恋行为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调查农村中学生的网络行为,研究互联网对农村中学生的负面影响,研究家庭、学校、社会应对互联网负面影响的策略。为农村中学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时下有许多中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够健康上网和健康成长呢?首先我们要厘清他们痴迷网络的原因。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上网率达64%,喜欢上网的达52%。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网民数量还在迅速膨胀。为什么中学生如此痴迷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1.价值观念模糊 网络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网络内容丰富,但庞杂、良莠不齐,而中学生好奇心强,在网络上容易接触到各种反动宣传论调,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冲击,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优秀传统观念及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特别是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斜。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将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具有虚拟性(虚幻性)等特点,对中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会对其行为、道德、自我认识等方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遏制网络的负面影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中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和交往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本文综述了计算机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应对方式,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成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近几年,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于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的研究确很少涉及。我们经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乡中学实地调研,发现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其特殊的原因。本文从留守中学生的特殊性方面分析网络成瘾现状、原因、以及正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有利于解决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美玲 《成才之路》2009,(12):I0006-I0007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信息检索、工作、通讯等方面带来了便捷性、娱乐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网络成瘾也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成瘾”定义及其特征出发,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中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具有虚拟性(虚幻性)等特点,对中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会对其行为、道德、自我认识等方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遏制网络的负面影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利 《教育探索》2005,(11):88-91
当前,网络在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了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后,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他们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15.
刘梅 《华章》2007,(12):135-135
所谓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即指由于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使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行为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种种违背日常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6.
张雪梅 《考试周刊》2010,(44):221-221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日趋红火,这些网吧吸引了大批的中学生。我们在享受网络这把“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由于中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差,部分人因网络成瘾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国际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不仅拓宽了中学生的求知途径和知识的来源,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影响。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实地调查,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规范中学生的网络活动,使其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现实。中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群体,既是网络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应当引导中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以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养成文明的网上行为。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7,(14):191-192
网络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和工作工具。然而,网络却对中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且对中学生的汉字书写,书面表达的规范都带来了一定冲击,并且打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加强监管,家校联合,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学习,让网络与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达到和谐,让网络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学习和沟通等方面便利的同时,对中学生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等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中。如何让学生走出网络误区,健康的享受网络文化,乃是现实中严峻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