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加以改造,将学校组织中各项工作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再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原阶段,并根据格雷纳的组织生命周期特征,描述学校工作发展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形成不同阶段的解释原则和对策建议,构建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学校发展阶段评价解释模型。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实践解读,使评价体系更加完整、结果解释更为专业、实践解读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规模扩大、领域拓宽所带来的工作任务的变化与既有的组织结构、领导风格以及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驱动着企业生命历程呈周期性演变。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再兴或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细分为稳定发展和危机变革两个时期。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生命周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科学技术的特征和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历史使命,要求不断加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本文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和团队发展理论,建立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行为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每一个阶段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即教育技术的设计规划阶段、实施使用阶段、修正阶段、再使用阶段、终结与更新阶段。在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中,教育技术对技术使用者的正面影响,比如有助于使用者提高学习效率等,可以概括为教育技术的正外部性;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负面影响,例如使用者对教育技术的依赖性,能够被描述为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关注教育技术正、负外部性在上述五个阶段中的变化特点,可以找到分析教育技术生命周期演进规律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职教论坛》2012,(25):62
徐丹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用战略管理中的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中美两国社区教育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加以探讨。依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美国社区教育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中后阶段,体现出如下特点:1.教学服  相似文献   

6.
基于Butler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通过旅游者增长率法,探讨湄洲岛旅游客源市场的组织方式差异对旅游地演进规律的影响。分析不同组织方式的客源市场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存在分异并作出阶段判断,最后提出针对性复苏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生命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企业生命周期从管理方法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依据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最后分析了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历程,其本质在于竞争优势的演变过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竞争优势的确立时期、获利时期和衰退时期.企业经营战略生命周期的演变状况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即竞争优势确立所需的时间、竞争优势的规模以及优势保持的时间长短.为了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企业在实施现有的战略过程中需要对战略的实施效果同步进行监控,并在适当的时机组织新的战略行动.成功企业的经验就在于能够实现经营战略生命周期的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和历年游客接待量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武夷山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生命周期理论是非常实用的理论工具,从本科生学业生涯的外部环境、发展脉络和内部发展动力等角度分析,生命周期理论适用于学业生涯问题的研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本科生学业生涯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格雷纳组织成长与发展五阶段模型,可以构建本科生学业生涯成长与发展四阶段模型,不同的学业生涯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roadened concept of marketing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gram life cycle to fundrais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pecific stages of the program life cycle are: introduction, take off, maturation, saturation and decline. The steps in fundraising include: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ives, target markets, potential for contribution, organization, strategy development, and fundrais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program life cycle concept for fundraising in tw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ne small private college and a medium size comprehensive state university)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教育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出发,对多媒体网络教室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以期对教育装备投入的分配、教育装备的管理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际学生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影响着我国国际学生教育市场的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国外成本分担政策的基础上,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国际学生教育产品性质随生命周期而改变的特征。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我国国际学生教育尚处于成长期,由于国际学生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国际学生教育应采用政府为主、家庭为辅的二元化分担方式。进入成熟期,国际学生教育产品的属性以私人产品为主,宜采用家庭为主、政府监控的多元化分担方式。  相似文献   

14.
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国家生命周期理论,并对几个大国崛起的历程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从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历史看,的确存在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大体有四个或五个阶段。一个国家的兴起可能是由于国家之间竞争,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响应,从模仿创新到主动创新;反之,一个国家的衰落可能是由于国家之间竞争,创新能力减弱,甚至消逝。这一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理论,既可以解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轨迹,也可以解释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既可以解释中国为何从强大到衰落,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从衰落再到强大。作者指出,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能否持续创新、不断创新和鼓励创新是国家崛起的背后动因。  相似文献   

15.
仪器设备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条件,其配置、使用及处置等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实验室作用的发挥及对教学科研活动的保障.将企业管理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引入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当中,建立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为实现对仪器设备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管理.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应实现预算配置按需配置、账目管理心中...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先进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时代特征,具有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扎根中国大地,聚焦"立德树人",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系统地提出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升华、丰厚。学校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指引下,秉持生命的生长性、教育的多维性和融合性,追求生命的"全面、自主和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出彩储能。  相似文献   

18.
德育的生命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命意识日益凸显。现行德育范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在生命内涵多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同时,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正成为组织经济增长、财富创造的主要生产要素。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加剧,组织采取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也势在必行。组织知识来源于内部和外部两种途径,分别形成组织内部知识链和组织之间的知识链。知识沿知识链流动,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各参与方均存在知识的流动。  相似文献   

20.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鲜活的“教育场”;回归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学校道德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