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08面"问题与练习"第5题是这样的:电视显像管上的图像是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荧光点上产生的.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电子束应该准确地打在相应的荧光点上.电子束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会发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偏转.下面我们来估算地磁场对显像管成像的影响,估算中认为电子束在被加速后飞向荧光屏的过程中速率不再改变,电子束的加速电压约为 U=2×10~4V,电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单调函数都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与原函数具有相同的增减性,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但是它们的图像不一定有公共点,如果有公共点,那么公共点是否一定在直线y=x上呢?如果曲线与其轴对称曲线有公共点,那么公共点是否一定在对称轴上? 定理1 函数y=f(x)与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像的交点,或者在直线y=x上,或者关于直线y=x对称地成对出现. 证明:设点P(a,b)是函数y=f(x)与y=f~(-1)(x)的图像的交点. (1)若a=b,则点P(a,b)在直线y=x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笔者参加了湖南省高考理科综合 (物理 )第 2 7大题的阅卷工作 .该题是关于电视机显像管中如何实现磁偏转技术的问题 .题文及参考解答如下 :题目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 ,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 .电子束经过电压为 U的加速电场后 ,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 ,如图 1所示 .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 .磁场区的中心为 O,半径为 r.当不加磁场时 ,电子束将通过 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 M点 .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 P,需要加磁场 ,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 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应为多少 ?图 1参考解答 以 v表示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命题1如果一点既在y=f(x)的图像上,又在其反函数y=f-1(x)的图像上,则该点便在直线y=x上.  相似文献   

5.
1.文章第(1)段说自己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也没打过人",在第(4)段却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两段是否矛盾,为什么?2.请用文章的句子,写出作者打孩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实验证明大工作距离和低加速电压会使SEM较高放大倍数的图像清晰度下降。理论研究表明,SEM图像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电子束斑和信噪比的大小,大工作距离会使电子束斑增大;低加速电压会使电子枪亮度下降、电子束流和信噪比减小,从而造成图像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下降。对于传统SEM,通过减小物镜光阑(电子枪栅极、阳极间距),可对大工作距离(低加速电压)时图像清晰度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采用场发射电子枪。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实录高三复习反函数一节时 ,我举了以下例题 :问题 :若点 (1 ,2 )既在函数 y =ax + b的图像上 ,又在其反函数的图像上 ,求 a、b的值 .这本是一道高考题 ,选题的目的是复习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像关系 .一种解法是先求出 y =ax + b的反函数 y =1a(x2 -b) ,然后把 (1 ,2 )点分别代入两个函数解析式中求解 ,另一种解法是考虑到 (1 ,2 )和 (2 ,1 )点同时在函数 y =ax + b上 ,因此 ,把 (1 ,2 )和(2 ,1 )点的坐标都代入函数 y =ax + b的解析式中求解 .变式 :若函数 y =x -m与其反函数的图像有公共点 ,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教师 :同前…  相似文献   

8.
一、经典试题 例1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反比例函数产k/x(k>0)的图像经过点A(2,m),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B,且△AOB的面积为1. (1)求k和m的值; (2)若点C(x,y)在反比例函数k/x的图像上,求当1≤x≤3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 解:(1)∵点A(2,m)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上,且△AOB的面积为1, ∴1/2×2×m=1,解m=1. ∴点A的坐标为(2,1),∴k=xy=2×1=2.  相似文献   

9.
看雨     
2003年5月3日星期六雨今天早上下雨了。九点多钟,雨越(yue)下越大,一点要停的意思都没有。我站在窗(chuang)台旁看下雨。雨点打在有水的地方,就有小小的泡泡冒(mao)出来;打在树叶上,就向四面飞溅(jian)出去;打在窗檐(yan)的  相似文献   

10.
刘忠义 《中学教与学》2004,(1):35-36,43,44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 1,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 .若正比例函数y =(1- 2m)x的图像经过点A(x1,y1)和点B(x2 ,y2 ) ,当x1y2 ,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  相似文献   

11.
函数图像的平移与伸缩知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贯穿在向量、函数及方程等内容之中.对函数图像的平移与伸缩问题,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就会过于繁杂,且容易出错.因此,本文笔者用代换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函数图像平移与伸缩变换的统一解法,以供读者参考.一、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设函数y=(x)的图像按向量(h,k)平移得到的图像的解析式是y′=f(x′),令点(x,y)是y=f(x)的图像上任一点,点(x,y)按向量(h,k)平移得到点(x′,y′),则点(x′,y′)在y′=f(x′)的图像上,且有①:yx′′==yx++hk,",即②:yx==yx′′--hk,".于是,把函数y=f(x)的图像,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伊拉克打起来的第三天,我4岁的儿子和刘一恒在幼儿园也打了起来.不过战火没有蔓延,在这点上老师比联合国的安南强多了,很快将二人拿下,并照会了双方家长.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数列是以序号(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自变量的特殊函数,其图像是一群孤立点。而等差数列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当公差d=0时,其图像所表示的点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y=k或x轴上,当d≠0时,其图像所表示的点在直线y=dx k上。因此,等差数列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点共线,即斜率相等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高考数学北京卷文、理第8题: 如图,动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BD1上,过点P作垂直于平面BB1D1D的直线,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M、N.设BP=x,MN=y,则函数y=f(x)的图像大致是( )  相似文献   

15.
本刊85年第5期《标准型二次曲线上四点共圆的充要条件》一文中的结论,对一般二次曲线 (1)也成立,我们有定理.二次曲线(1)上四不同点共圆的克要条件是这四点组成的四边形两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互补.  相似文献   

16.
对一道高考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第 (19)题 (文科第 (2 0 )题 )为 :设抛物线 y2 =2 px(p>0 )的焦点为 F,经过点 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B两点 ,点 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 BC∥ x轴 ,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 O.由于本题中 O点就是抛物线的顶点 ,因此本题中的结论实际上就是 AC经过抛物线的顶点 ,这反映了抛物线的一个几何性质 .我们自然会联想 :椭圆、双曲线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几何性质 ?我们先研究椭圆 .问题 1 设椭圆 x2a2 y2b2 =1(a>b>0 )的左焦点为 F,经过点 F的直线交椭圆于 A,B两点 ,点 C在椭圆的左准线 l上 ,且 BC∥ x轴 ,则直线 AC是否…  相似文献   

17.
数和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数学的两块基石。全部数学大体上都是围绕这两个概念的提炼、演变、发展而展开的。在数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和形常常结合在一起,在内容上互相联系,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数和形的内在联系可使许多问题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数和形的结合也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研究函数图像对称性问题时,利用这一点就非常方便,因为对于任一函数y=f(x)来说,函数的图像可以看作动点(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运动的轨迹,所以我们可以把图像的对称性问题转化为一个点的对称性问题,这将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来看一下点A(x,y)的几种对称点。(如图。)  相似文献   

18.
正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主要学习了一些函数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函数,如函数及其表示方法、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为了利用图像研究函数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后,点的坐标(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不同的坐标与不同的点一一对应;函数关系与动点轨迹一一对应,把抽象的函数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通过解读图像,了  相似文献   

19.
<正>1试题呈现(宁波中考第16题)如图1,点A,B分别在函数y=a/x(a>0)图像的两支上(点A在第一象限),联结AB交x轴于点C。点D,E在函数y=b/x(b<0,x<0)图像上,AE//x轴,BD//y轴,联结DE,BE。若AC=2BC,△ABE的面积为9,四边形ABDE的面积为14,则a-b的值为_____,a的值为_____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不仅是一门演绎的科学,同时也是实验的科学,数学中的许多结论是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方式得到的.近年来中考和数学竞赛中常以这种题材来考查学生数学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举例说明.例1 直线上有n个点,我们进行如下的操作: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直线上有    个点.(江苏省第18届初二竞赛题)解 第1次操作后,直线上有2n-1个点.第2次操作后,直线上有2(2n-1)-1个点,即有4n-3个点.第3次操作后,直线上有2(4n-3)-1个点,即有8n-7个点.评注 题目解完了,因为3次操作不算多,经过几步推算就可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