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2.
JEFC教材无时无处不体现语言的交际原则。在课堂要多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框架内进行交际。情境教学的机制在于“如临其境,触景生情”。如临其境则感知易,触景生情则认识牢。置景用以造境,造境在求如临其境,如临其境又在于触景生情。触景生情的目的是激发情感,使它从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去作用于英语的教和学。精心设计情境是教学交际化的关键,而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输入。  相似文献   

4.
身体、认知与情感本是统一的整体,教学中以具身认知可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其中,发挥实感具身的涉身性方可"触物生情",发挥实境具身的情境性自然"由境生情",发挥离线具身的想象性和互动性旨在"以情生情".基于具身认知产生的积极情感反向促进认知.  相似文献   

5.
1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根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的观点提出来的。它重视情感陶冶,强调发挥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情境教学克服传统教育重理智、强迫灌输、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设置良好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语言调节,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通过角色的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担当…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呢?这就需要教师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等研究成果,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魏爱霞 《甘肃教育》2014,(15):46-46
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法,是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置、模拟,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或思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逼真感,以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情境法教学,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获得大量生动、形象的具体表象,而且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使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认知中的情感因素,收到单纯感知所得不到的结果。下面笔者就情境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具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独有的功能和运用原则。下列心理学研究成果,可视为情境教学的部分依据。 (一)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有的研究认为人脑90%以上的潜能处于无意识心理之中。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相似文献   

11.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求知欲、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来增强教学效果而营造的情境氛围。笔者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学习的情境,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学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味,并且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并在课堂中制造出一种氛围,表达出一种情境,无形中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融汇,形成共鸣。情境教学正是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以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锣鼓闹台"——给情境展示升点温、"略施粉黛"——给情境材料化个妆、"欲擒故纵"——给情境呈现加道"槛"等手段呈现情境材料,才能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境"生情,从而情不自禁地融入心灵与心灵的契合。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通过情境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虚拟或者真实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这是通过一种无意识的暗示与培养所形成的情感教育模式,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如今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情感的冲击与体验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而语文教学活动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老师应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而语文教学活动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老师应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林冬娜 《生活教育》2014,(14):40-41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以追求课堂整体效益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情境"何时呈现、怎样呈现才能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境"生情,从而情不自禁地融入心灵与心灵的契合,本文作者结合《经济生活》对高中思想教学创设与呈现情境的实效性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李艳梅 《中学文科》2009,(18):76-76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因此,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人引人人胜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是“满堂灌”。  相似文献   

19.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以学生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英语认知活动和情智活动不断相互统一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以境激情、以知育情、以情生情、以情优教,从而达到学生对英语的有效学〉--j。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和认知过程紧密相连,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于认知,又反作用于人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积极的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内驱力,而消极的情感则是认知活动的阻力。本文试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出发,来展示情感因素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情感品质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耐心辅导学生,以激昂的情绪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美丽的微笑,一次亲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