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与档案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开创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先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孔子本人在中国被奉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国际上被列为世界大思想家和“四哲”之一。综观孔子生平活动,与我国古代档案文献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干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也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是人们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3.
“仁”是儒家文化核心的道德范畴之一。孔子仁学思想的生长点是血缘之爱的“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仁德进一步衍生至“泛爱众而亲仁”,②在社会道德情感方面“仁”崇尚“博施备物”,在具体道德原则上“仁”尊崇“恭、宽、信、敏、惠”。③“仁”的内涵如此丰富,因此,就学理而言,它始终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范式。尽管人们从哲学、文学、社会学等维度研究儒家思想,并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但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儒家“仁”文化的研究并不多。中国传统商号有着辉煌的过去,在其传播过程中始终可以窥探到“仁”的影子。“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了传统商号的发展路径与品牌传播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宏燕 《大观周刊》2011,(39):265-265
作为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老子之间两种互见异同且大异小同的思想——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老子思想以“道”为核心,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德伦理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将“人格”理解为“道德品质”,以此作为逻辑前提来探究和把握孔、老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并把这方面的思想理解为其教化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孔子收集利用档案编书修史孔凡岳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是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的一生与档案文献结下了不解之缘,地广泛地收集档案,充分地利用档案,创立...  相似文献   

6.
李嘉伟 《大观周刊》2011,(48):18-18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随着学科的细分,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春秋末期,孔子在世的时候便被奉为“圣人”、“达人”。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自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封建帝王竞相推崇,孔子的地位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一切均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依然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翻译家,但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他还是一位启蒙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教育、经济等许多方面有其思想主张,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严复的许多思想主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韪良最初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宁波传教。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加耶稣”的思想。主张传教士把中国文化看成必须重视的一股力量。并设法使其与基督教的优点相协调,主张用西学、教育争取儒教知识分子,改造儒学中与基督教相背离的部分,为实现中国基督教创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创造历史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指导下进行。本文主旨就是研究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体现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两种主要精神从理论价值、历史作用以及现实意义三方面考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体现人文精神,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3,(10):13-16
内容简介: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事实中揭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一个“礼”字,概括出了中国传统传播观的伦理实质。  相似文献   

13.
朱荣华 《大观周刊》2011,(27):17-19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西方思想的最伟大创始人之一。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作为东西方先哲的孔子与柏拉图,他们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不但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思想等方面也有许多可比较之处。对于这两位先哲,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用科学的态度寻求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吸收他们尤其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优秀成果充实自己,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孔子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来竭力维护将要崩溃了的封建领主旧的礼乐制度,故“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郑毅 《报刊之友》2011,(1):62-66
作为曾经“代表封建奴隶制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孔子如今完全恢复为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处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孔子的形象传播也注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杂。从备受争议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三千儒生齐颂《论语》:从打着圣贤招牌收费不菲的国学班,到有官方背景的大规模祭孔……孔子的形象与功能不断变化并被改造。本文根据对孔子形象的认知与梳理,恩考娱乐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孔子,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思想言论中,体育思想与理念有着重要的地位。正确全面地认识孔子体育思想言论与理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所表现出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儒家以仁德、礼制为核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评孔批孔是中国历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自孔子成为文化巨人始,便被人们以各种形式评说。从同时代人接舆、长沮、桀溺到稍后的庄子,从汉代的王充到魏晋时的嵇康,而明清两代则涌现了李贽、黄宗羲、唐甄、龚自珍、俞理初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孔子思想做出了负面的评价。张艳国博士的《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一书,选取“五四”时期的评孔论  相似文献   

18.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孔子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如“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既是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准则,也是普通大众安身立命的信条。历代的思想家都以阐发孔子思想中  相似文献   

19.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是儒家体系的基石,它使仁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儒学的代名词。本文拟从"仁"的创立与内涵出发,考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以期使孔子仁学的核心概念和丰富内涵更加明晰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儒家文化。“信”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显著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概念。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信”观念进行一番探讨。一、“信”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