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英姿 《大观周刊》2011,(14):39-39
多媒体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自己借助网络媒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古诗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人民美术出版社从2000年起开始出版《绘画古诗卡》,到现在已出版了程十发、刘旦宅、戴敦邦、顾炳鑫等名画家所绘画的古诗卡多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出版物。编者精选历代古诗,配以新画、新注,并以卡片形式精印出版。这种形式,阅读欣赏方便,既便于收藏,又易于携带。一卡在手,一面可以诵读古诗,一面可以欣赏绘画。所以刚一面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选用古诗,配以插图,规模各异的不同版本图书,历史上已出版很多,但用卡片形式这样精制出版,却是首创。这是在印制材料和印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设计意识的增强,才…  相似文献   

3.
喜爱音乐的人自然要问音乐是怎样产生的?一般人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所以它与人类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的记载和推论,人们曾在5000年前的苏美尔帝国首府一古波斯湾的乌尔(Ur)洞穴里,发现了古诗琴一里拉(Lyre);在埃及古墓里发掘出弦乐器、吹奏和打击乐器的复制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4.
李菲 《大观周刊》2011,(28):202-202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代诗歌种类丰富.既有古代诗.又有近体诗,还有词曲等。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提高文化素养。在进行古诗教学与赏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林跃军 《大观周刊》2012,(8):156-156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要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相似文献   

6.
朱丽 《大观周刊》2012,(34):316-316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准确把握和坚持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适当的古诗教学方法,对于做好小学语文课程的古诗教学工作、顺利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从语义关联的视角对领域信息资源中显性知识(人物、时间、地点等)、隐喻知识(物象、情感等)以及用于解释隐喻文化背景的文化图式进行语义组织,对于新时代下我国文脉的内涵式传承与认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知识本体的隐喻知识及其文化图式组织模型。从古诗的物象与情感概念切入,剖析物象与意象隐喻知识的概念内涵与作用机制;对古诗文本进行特征解析以归纳核心的元数据,以构建融合显性与隐喻概念的古诗知识本体;获取领域显性与隐喻知识构建古诗知识图谱进而开展图谱解析。采取语义推理逻辑从图谱三元组数据中发掘古诗隐喻文化图式;将文化图式的图谱数据作为古诗表示特征进行计算,从族性和特性的角度探索古诗分类编目和个性化推荐等知识服务应用。[结果/结论]所构建的古诗知识本体能够从语言层面和诗人心理层面对隐喻知识及其文化图式进行有效知识组织,真正实现从语言、语义、情感及隐喻等层面对古诗进行知识挖掘与数据关联,以提升读者对古诗文化的感知、理解与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冯磊 《大观周刊》2011,(6):87-87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丈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3,(12):132-138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陈思思 著 978—7—5021—9722—3 2013—10 32.80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相似文献   

10.
古诗四条轴的出版沈伯文四条轴在年画家族中,历来能与中堂媲美,因为消费者在购买中堂时,总忘不了相伴相随的条轴。这一传统的购买习俗一直被顾客尤其是广大农材消费者所沿袭,故而务轴的销量经久不衰。为繁荣年画市场,各美术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不少古诗金轴(屏),颇得...  相似文献   

11.
杨宏 《大观周刊》2012,(12):195-195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文教学的极好资源,加强古诗教学,对学生培养语感,发展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修养都有其独到的作用。猜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对话方式。猜的过程是学生与古诗深层次的对话,是一种悟性的大碰撞。  相似文献   

12.
魏姣 《大观周刊》2011,(44):167-167
本文从音乐美、形式美以及表达方式三个层面通过风骨、音韵和文化的移植方面了解中国古诗的可译性,提出中国古诗依然是可以翻译的,并希望翻译者继续努力,更好地扩大古诗的可译性,促进文化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乾 《大观周刊》2011,(20):8-9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有很多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流传甚久的千古名篇,每首古诗皆蕴涵着关的语言、关的韵律、关的画面、美的哲理、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古诗作品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进行一番发掘、梳理,以便于我们能因材施教,利于审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更应该在古诗教学中抓住诗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蒋伟森 《大观周刊》2012,(23):180-180
古诗富有涵养,极具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适于大声诵读与细细品悟。不过,观察眼下的古诗教学,用时不多,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一个角度出发,简略谈谈强化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李欢 《大观周刊》2011,(41):141-141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彩图古诗词典》,编选了从周秦至明清的民歌、诗、词、曲共302首,由中国诗歌源头《诗经》起顺流而下——汉乐府、南北朝古诗、唐新体诗及宋词、元曲等,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概貌和中国古代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博采历代所编儿童古诗集众家之长,选诗精良,形式多样,真可谓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大观周刊》2012,(28):235-235
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相似文献   

18.
马玲 《大观周刊》2011,(28):102-102
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相似文献   

19.
全丽红 《大观周刊》2012,(35):222-222
古诗在中国文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炎黄子孙必须继承的宝贵遗产。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指出: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20.
姜洪敏 《大观周刊》2012,(13):190-190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