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白居易所精心拟制的备考制举试的习笔<策林>,是其政治理想、因革理念、价值追求、个性气度的载体,并由此体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精神特质,即以民为本的儒家情怀,重振国威的使命意识,有犯无隐的批评精神,尚明崇圣的复古理念,客观理性的辨证色彩.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在唐代诗人中留下的诗篇最多--3800多首;由于他的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所以影响也极大,可以说妇孺皆知.譬如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不识字的人,也知道它是好诗啊!据说白居易十七八岁时带着他的诗本子到了长安,当时的名士顾况打趣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哟!"于是他一翻到"野火烧不尽……",不由得大吃一惊,立即改口说道:"有才如此,居亦不难!"  相似文献   

3.
4.
1.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有一次去游天竺山,发现两片山石玲珑奇巧。赞赏不已。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析句、想象,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了解词体师:说说你对词的了解。(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石莹 《良师》2003,(12)
[原词]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犤注释犦忆江南:词牌名。此种词牌的基本格式是27个字,5句,各句的字数分别为3、5、7、7、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生于河南郑州。唐代大诗人。江南:词中指杭州、苏州一带。旧:旧日,以前,过去。谙(ān):熟悉。江花:江边的花。胜:胜于,超过。蓝: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制蓝靛(diàn),作染料,深蓝色。犤译文犦江南苏、杭一带真好,我对那里过去的风景曾经非常熟悉:早晨当红日刚刚升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对故乡旧居的怀念之作。作者对于江南故乡的热爱。完全在意于流水一样逝去的清闲、恬静、惬意的生活。旧居的庭园是非常清雅幽静的处所,这里有参天的古木,有刻石和花草,“这地方四时都有各种奇怪的鸟雀,啄木鸟的剥啄声.夜晚猫头鹰的颤叫;还有彩色的锦鸡,在竹林里穿飞。我小的时候,常常担心那华丽的长尾巴,会在竹林里碰断。小松鼠故意逗人似的捧着一个松果坐在窗台上玩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9.
《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为诗人白居易回忆江南景物之名作,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此语言瑰丽、情景交融的词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10.
《忆江南》词调自创调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传唱、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得以流传到后世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别名。《忆江南》之所以能成为长盛不衰的词调,自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声情特点。与此同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此词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忆江南》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都是有关江南的音乐作品,围绕着人文的主题,让学生感受江南音乐婉约的风韵,领略江南民间独特的习俗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版本: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忆江南》教学内容:1、听:师现场琵琶配乐独奏《小城故事》。2、唱:《忆江南》(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3、看:江南水乡美景视频片段、舞蹈片段《小城雨巷》。4、动:节奏游戏(长音处击掌伴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诗是他对江南景物的回忆和赞叹,原作有三首,这是第一首,风格清新,形象鲜明,回忆满怀深情。曲作者为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句间鱼咬尾式的连接与递降,以及绕此波动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复合型文人官吏,他除了文学上的杰出成就外,在政治、经济、吏治等方面也有独到主张。特别是人口思想方面,他针对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游惰人口现象以及人口再生产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驿站长》的故事象生活本身一样苦涩而又平常,没有什么离奇、浪漫的情节。“拿良家女子被浪荡公子勾引来说”,主人公维林的女儿杜妮娅“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痴心女子被负心汉始乱终弃,这是生活中太普遍的悲剧。驿站长维林,为女儿将会遭受这场劫难惊恐不安,心力交悴,恹恹而死后,女儿杜妮娅却肥马轻裘,作为一个“太太”来祭奠他的亡灵。这是一个多么不协调的结局。但正是这个结局,启迪人们对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 ,借助比喻 ,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 ,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 ,江南之春 ,无所不在 ,美不胜收。“江南好” ,“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 ,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以下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片断一](调起来)师 :一说到春天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闭上眼…  相似文献   

17.
18.
建国以来,用最美好的语言评价白居易,似乎已成为无庸置疑的习惯。历史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石破天惊”,有些论者忽然又把这位被人捧至天上的诗人拉到地下,干脆说他的诗歌见解“根本不是现实主义诗论”,在这种见解指导下写出的讽谕诗也没有“什么成绩可言”。这两类论断,表面上判若云泥,实则同出一源。它们的持论者都是主要依据当代文学气候变化升降古人价值,都是被同一个当代文学口号牵着鼻子走。而这样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只能导致对白居易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评价,不正常地大起大落,使人们对他的认识失掉起码的稳定感。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佛禅思想的个体价值观是:在吸收、融合佛禅思想时,始终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个体生命的适意、任远.表现出的对禅的理解就是:尚禅,却非专一精研,而是融合各种流派的思想,崇佛,却非割裂儒、道思想,而是融儒、佛、道为一体;好禅,却没有放弃生活享受,仍在追求情感的满足。  相似文献   

20.
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一首。对于这首词,《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简说指出:“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