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包括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意在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下面就本单元教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立足中国主题,培育国家认同素养本单元以中国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行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坚持科学理论引领,着眼当代国际政治与社会的基本趋势,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核心视点,深刻阐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科学论断,有利于学生在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责任担当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国际视野、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分析本册教材内容,有助于一线教师清晰把握本册教材的文本演进逻辑,增强教学的深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由《与世界紧相连》和《与世界共发展》两课内容构成。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要做到:认清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和形象,了解中国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担当,知道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全球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专题概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和第二两个单元的内容可以用"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个主题概括。这两个单元都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线索,让学生知道人类同在地球村,共处同一个世界。本专题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带着学生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导他们认识到各国需要谋求互利共赢,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相似文献   

5.
以大历史观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师资保障,通过理论小课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实践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网络新课堂创新思政课的基本路径,重点把握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从全局的高度全面、客观地认识与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增强大学生思想认同;运用大历史观认识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位置,将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融入大学生担当意识培育,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国家担当和世界担当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6.
<正>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全民抗疫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抗疫行动、能力、意志、决心与责任担当则让山河侧目,令世界动容,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生动教材。结合全民抗疫,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7.
在迈向新世纪、走向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如何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客观世界,来增强应用意识,发展主体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文明意蕴?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有负责任的担当与切实的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史续写新篇章;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他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打破一些人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新机遇;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为人类社会对现代化的探索增添新助力。  相似文献   

9.
<正>本单元在九年级下册教材中承上启下。在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总的格局与发展趋势,初步树立全球观念的基础上,本单元旨在引导初三学生把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以更为宏大的视野认识我国当前发展战略,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前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在第一单元放眼世界后,重新聚焦祖国,认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同时,本单元内容也为第三单  相似文献   

10.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历史中总结出的奋斗经验之一,也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入新时代,党始终立足于世界变化的大格局,从人类发展的大潮流出发去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履行世界和平建设者的国际责任,在应对时代课题和全球挑战过程中践行全球发展贡献者的世界使命,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主动承担起国家秩序维护者的责任担当,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中国力量,这都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  相似文献   

11.
使命担当是"四史"教育根据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与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发展规律而设定的新教学目标。在使命担当视域下,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其目标在于让青年学生更好地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使命;进一步提升自身担当能力;增强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在实践层面,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化与个性化、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手段融合、多主体育人格局及"四史"教育常态化开展,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夏华  隋萍 《山东教育》2011,(11):46-4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相对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课堂生活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在内容上是狭窄的,要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体验得深刻,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获得初步的感悟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丰富的国际视野,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理论基础、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根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时代课题的现实动因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条件。新思想的国际视野主要呈现在通过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现代化事业提供中国样本;提出并践行新发展理念,为世界贡献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共赢的全球共同发展理念;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人类文明进步。新思想的国际视野以胸怀天下、世界眼光、大同情怀、国际担当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这对未来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未来,正确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基点上科学推进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认真落实"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将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指导的历史沿革、价值取向和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高等院校的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让学生具备知识性和创造性,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文章以“功能材料”教学为例,采用成果导向教学思想进行学科教学研究。文章系统阐述了成果导向教学思想和课堂思政教学整合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该整合模式下的教学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通过对课程内容模块化整合的构建、教学思政要素的筛选和设计、学生—教师双主导教学模式的开发、实践课程的导入及评价方式的变化,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并提高其认知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可度,引导学生坚持理想信念、深植家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的担当能力,鼓励学生将个人的思政探索与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和社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多元智能理论能够让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注意多元智能的培养。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阐释了一些对智能化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培根铸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中,可将“大思政”与学科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其成为课程育人的新力量,用“思政”的盐调好“真理”的味,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中国心”的人。以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为例,若以“大思政”视野,结合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改造,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思考上进行调整,则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心,让祖国情怀在他们心中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8.
液压与气动技术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可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通过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要解读,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素养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教学中融合了诸多相关案例.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素材。将"四史"通过各种方式呈现为教学小情境,让学生体验,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厚重与灵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静 《天津教育》2020,(29):76-77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能否读懂科学知识,学习科学对他们到底有什么意义,是教学活动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小学科学的开设,本身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以实验的课堂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去参与过程,亲身经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会独立思考,从而获得超凡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