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创意话题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体会和认识。注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素材集锦(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2.
畅想     
我在花园里读书,书籍——就像百合散发着幽香;我在花园里学习,知识——就像茉莉洋溢着芬芳。我在大海边读书,书籍——就像大海任我们远航;我在大海边学习,知识——就像蓝天任我们翱翔。书籍,如果没有了你,宛若鸟儿失去了翅膀,怎能在美妙的书海里展翅飞翔?啊!我们品读,品读成人的饱经风霜,品读成材的神采飞扬,品读成功的灿烂辉煌。星亮点:比喻真是神奇,不仅能抒发内心的感受,还能让他人也感同身受。你看,第一、二节把“书籍”比做“百合”“大海”,把“知识”比做“茉莉”“蓝天”,这是多么富有自然气息的比喻,读着这些句子,我们都能从中闻到…  相似文献   

3.
无题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伏尔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弗·培根只有对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劝慰——。—弗·培根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不要以为朋友很多是福气福,气如果得自朋友,那么自己算什么?———三毛无题@罗琪~~  相似文献   

4.
智慧宫     
六个数字都是质数,请你列成三个乘法算式,使三个答数中的三位数字都由“1”、“3”、“7”组成。试试看,谁先完成?(袁根新)三个乘法算式在万花筒底部的彩色玻璃碎片中按上一个“A”字,这样在它的底部就会出现好多个“A”,请你把“A”填入其他十五个小三角形中。(张祉杰)万花筒中的“A”上面有8个图形卡,你能两个、两个配对,拼成4个正方形吗?(葛海刚)配对11你能在每个空格里填入一个汉字,与画面一起组成10句成语吗?(葛海刚)四个外星人在一个地球人周围盘旋,想绑架他。每个外星人都随UFO往地球人左面或者右面射出一道激光。如果4道激光能把…  相似文献   

5.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 (快乐/忧伤) [命题解读] 一、精心选题,力求内容出彩,让文章下笔占有出彩先机.这两道命题,其实是三道题,一题写“真情”,一题写“快乐”,一题写“忧伤”,这些考题看似简单,要写出亮点并非易事.比如写“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若写自己与同学一起在语文、阅读、诗词等世界里寻找快乐,写自己与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相互关爱的生活细节,那就有点意思了.又比如,同样写忧伤的故事,你讲述的是与伟大人物一起品味忧伤,写的是自己与李白、杜甫、司马迁等人物一起感受命运的坎坷,内容自然不同一般.如果这些材料,你都无法驾驭,选择“那份不一样的真情”或许是最佳选择,因为在平时作文中,以情感为主题的作文你一定写过不少,将那些曾经让你刻骨铭心的故事再现出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由此可知,究竟选择哪一道命题来作文,还真是一个不小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好像——好象【好像—好象】读作hǎoxiàng。有两个义项:①动词。有点儿像;类似。如:生活里没有书籍,就~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鸟儿没有翅膀。②表示不很肯定。如:他~明白我的意思了。这是一组同音同义异形词。  相似文献   

7.
<正>《小青蛙》里藏着好多字形相似的汉字,它们就像我们人类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一样,彼此之间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这些“长”得很像的字聚集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大大的汉字家族——字族。认真读《小青蛙》《小青蛙》里出现了很多长得和“青”字很像的字,你能找出来吗?填写在下面的“气泡图”中。  相似文献   

8.
北京话     
说北京人都讲普通话,那是大错特错,如果你到胡同里听个老爷子随便来上两句,保管你就找不到北:吃饭——垫吧垫吧;昨天晚上——昨儿夜里个;上学——上校(“学”字发音为“校”的二声)、夜猫子——本意是指猫头鹰,北京人一形容就是爱熬夜的人:而最神奇的一句是对自来水的形容词——蹶尾巴管……  相似文献   

9.
彩色的心     
作者擅长就一个事物作由实到虚的表达。最后四个自然段中有五个“心”字,前三个“实”——物, 后两个“虚”——全文的出彩点。文中倒数第四自然段中的“涂”字宜删去;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涂”字宜改为“着”字!  相似文献   

10.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11.
正(课前以"叶燕芬"三字和"赛"字图画猜字引入,感受汉字演变,濡染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一出示课题,学写"赛"字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和时间——""赛跑"两个字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新词,谁没有学过就已经会写了?(有学生举手)师:好,请你到黑板上写一写,小老师可以边写边指导。(生板书"赛跑",师随机指导出现的错误。)师:看看这个"赛"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点评)师:写正确没有问题,若要写漂亮,请举起你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宝盖头宽一点,中间的两横两竖就像运动场的跑道一样,要稍微  相似文献   

12.
经典情话     
影像版“我知道爱情会褪色,就像老照片。而你却会在我的心里永远美丽……”——《八月照相馆》“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么一个人。”——《半生缘》至尊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  相似文献   

13.
萧珞 《初中生》2015,(6):4-6
中考真题 毕业升学,是你人生走过的一个“驿站”.回首三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请选取你曾经参与过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4.
“年”是个“时间”概念,而“时间”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单向流动性——消失了便永不返回于是给了人一个启发,必须重视时间既然“年”是个时间单位,也就跟“时间”一样成了一种状态,一种很难感受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但即便如此,这不知不觉的“时间”仍可通过生动的故事感受比如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曾故意为难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先生,您能不能简单地说说,到底什么叫相对论?”爱因斯坦笑笑:“好让我打个比方,假如把你放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过三年,你会觉得刚刚过了三分钟;可是,如果把你架在火上烤三分钟,你会觉得像过了三年似的难受记住,这就…  相似文献   

15.
药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益友 臧克家说:“一本好书,就像是你的一个益友。” 营养品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16.
目前,“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状况已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作为动词的“像”“好像”和作为副词的“好像”用作“象”的例子在印刷品里已很少见到。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印刷品里,作为名词性词素的“象”和“像”字使用混乱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常常使得许多语文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认为,造成“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古汉语中“象”和“像”长期在多个义项上交叉使用,这一习惯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这两个字的选择。二是“象”和“像”在表“形状”这一义项上的界限不…  相似文献   

17.
赵治强 《考试周刊》2011,(76):56-56
如何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来切身体验?作者就《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真情需要学生倾心朗读,从一个个鲜活的字、词、句、段中生成;感受真情离不开学生充分民主的交流;感受真情需要教师在文本关键处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思路导引】本题可谓紧扣时代脉搏,考生可写的内容很多,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文章可以紧扣现实生活,也可以触摸心灵;可写关注弱势群体,表达家庭温馨,沟通隔阂的心灵,也可写建设和谐社会,紧跟世界潮流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题中的“我”字暗示考生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且最好写成记叙、抒情类的文章。佳作一滴露的康乃馨⊙上海一考生真情莫过共握手!——题记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  相似文献   

19.
“你上语文课的感受怎么样”“上语文课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就像是在做游戏。”像做游戏一样上课,能学好语文吗能实现和完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一系列的数据为证:——低年级学生两年识字2100多个,背诵古诗200多首,每学期至少读700多个注音故事;二年级下学期就已经能够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完整的三至五百字的记叙文。——中年级学生一年课外阅读量达100多万字;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固定写2~3篇文章,一学期的写作量在50篇以上,而且学生每年能在《齐鲁少年》、《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20.
朋友     
每个人都有朋友。可是你知道“朋”和“友”这两个字的故事吗?“朋”在古时候是指钱币的单位,古汉字中“朋”字就像两串贝(贝是古代的钱币)。后来又把情形相当的同类和一起学习的同学叫做“朋”。同一志向、志趣相投的人才叫做“友”。两个人一起伸出右手,肩并肩地站着,真像一对好兄弟。后来“友”字虽然慢慢改变了,可是“手”和“手”还是紧紧挨在一起,像好朋友不愿分开。“朋友”二字虽然好写易记,可是交朋友却有很大的学问。有一个寓言就说了这样的故事:胖子和瘦子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去树林里玩,突然遇到了一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