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可谓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并且在华语圈中广为流传,但诗中的"慈母"一词估计也是汉语中误用率最高的一个词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说"慈母严父",所以自然地就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一、揭示:常态课下古诗词教学的流弊以苏教版第十二册《渔歌子》教学主要流程为例:1.朗读——指导读得慢一点。借助标点,读出这首词第三句的停顿和节奏。2.理解——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到的景物,连起来说说景物组成的画面。3.概括——介绍张志和生平,归纳词的主题。4.积累——背诵、默写这首词。在这个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流程中,在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不求甚解"的境界——不管是朗读、解词析句还是把握主题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粗浅;在教学效果上,开始于"这一首"朗读,止于"这一首"的诵背,以单一积累"这一首"为教学最终目标。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流程常套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诗歌。这首诗描写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衫,针针线线都织入无限的爱意、细腻深微的关心和体贴。现代常见的各种注解,对于"临行密密缝,  相似文献   

4.
《念奴娇·赤壁怀古》系千古名篇,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在这首词中,有两处公认的史实误用,一是"赤壁"地名之误,二是"小乔初嫁"时间之误。作者的误用是出于  相似文献   

5.
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游求学。明晨就要远行了,母  相似文献   

6.
唐宋词中,"闲"是词人运用较为频繁的意象,其中,冯延巳的词可以视为典型,他的111首词中就有14首运用了"闲"这一意象。冯词"闲"之内涵,其实表现的是自己无力匡扶社稷的惆怅悲哀之情和身陷党争又无法言明的孤苦无奈之情。  相似文献   

7.
爱是一首首深情无词的歌温暖每一片冰封的心田爱是一声声轻轻的祝福祝福每一个成长的少年爱是清早的第一缕晨曦带给我们远方的召唤爱是海上强劲的风催发万千远航的船帆爱是微笑和宽容爱是批评和威严爱是净化心灵的空气爱是慈母无处不在的温馨  相似文献   

8.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不禁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心灵深处珍藏的金色母爱。  相似文献   

1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多么感人的诗呀!每当我吟诵起这首诗时,眼里总会闪现出母亲的身影。如果我们是小草,母亲就是阳光,每天不知疲惫的照亮着我们,让我们奔向光明;如果我们是鲜花,母亲就是绿叶,永远执着的映衬着我们!母子之情是一盏永不会熄灭的灯火。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选入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沦为"阶下囚"的李煜借这首词抒发了亡国之恨,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首词的上阕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老师通常会这样解读:句中的"东风"一词可以理解为"春风",句中的"又"说明时光飞逝,归宋又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春天来了,词人借季节的变化感叹人的生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词七首课中选入了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和六首宋词,教中研,思中索,在对此课进行整体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七首词的词风包容了婉约与豪放两派,既能感受关西大汉铜琵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又体味了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七首词,不同的词牌,不同的曲调,让我们品味着别样的韵味。水亦悠悠之时空悠悠  相似文献   

13.
给人以“爱”者,人们首先想到“慈母”,给人以“智慧”者,人们自然会想到“严师”。而能将“慈母”“严师”统于一身者,就是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很有趣的是,出自古代希腊语的哲学一词恰好是由“爱”和“智慧”二词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要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幼儿成为学生这一转化过程。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必须  相似文献   

14.
枕头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我吟起这首诗,便会想到母亲给我"特制"的枕头.   从小,我就有睡觉落枕的毛病,一觉醒来,常常睡歪了脖子,疼得直喊娘.   ……  相似文献   

15.
父子情     
"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晚年词作名篇,明代的杨升庵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正因如此,这首词被收录在全国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里。笔者使用人教版教学此课时,对词中"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路"字的解释产生了疑惑。人教版课文注释对"烽火扬州路"一句的解释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按照课文这个注释来理解,"路"似乎没做解  相似文献   

17.
一、课例构思(一)两重情感的互补。这首词有两重人物形象:一为那位缱绻于相思中的女子,一为作者自己。也有两重情感:一为"相思",一为对人生的理性观照。解读本词首先要保证那位女子形象的完整性、品出她的相思情尤为重要,因为晏殊的体悟是建立在那个女子情感基础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固然是一首写相思的词,但它又不仅仅是在写相思。词中透出的浓浓情意中还有理性的思考,而"相思"之情成了"理性观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七年级选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物的词。其另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同样反映温馨而富有情趣的江南农民生活情景。这两首词都给人以清新之感,容易让人感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简要开场白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深入和体验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2)学习并掌握这首词的情感表达艺术。(3)背诵这首词。……检查课前自学情况,一学生领读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生1读课文。师:这位同学重音读得还比较准,不过"更与何人说"这一句,重音的位置还要再注意啊,一定要突出"何"。还有,情感还需要再加强。还有谁想再读读?和他比比。大家再推荐个女同学。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接着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