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编辑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向作者约稿,就像记者可以采访人一样,我和钟老的相识,就是我主动去拜访他并向他约稿,时间是在1998年的初春。那时我正在主编《学林春秋》一书(该书的单卷本曾于1998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6卷本曾于1999年J2月由朝华出版社出版)。我编这部书的主旨是为了趁  相似文献   

2.
《我与广播》是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新闻理论专著,作者杨正泉现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杨正泉自1964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直到1993年的近30年间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先后做过编辑、记者,担任过国际部副主任、主任,中央台总编室主任,中央台台长助理、副台长、台长,有着丰富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正在93岁的高龄上。他的离去让很多人忆念他。他给浙江留下了很多人文风景。黄裳先生有多重身份:记者、散文家、翻译家、藏书家和版本学家。黄裳是记者出身,1945年至1956年曾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后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做编剧,在新闻、戏剧、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他和梅兰芳、盖叫天、巴金、黄永玉、施蜇存等名家交往密切,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4.
我本不是科技记者,只因2009年、2010年两会,参与了全国两会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的报道,对科技新闻报道便有了一些直观的敏感和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陈卫华 《对外大传播》2014,(2):16-16,18
正中国新闻机构派驻海外记者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要说扩张式的发展只是过去四年多的事情。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和各方面实力的增强为其提供了坚强后盾,以及近年推出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使其成为现实。在美国这个国际媒体巨人云集的舞台,中国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话语权,是我和很多驻外同行一直思考的题目。初步体会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6.
《森林的印象》曾是一篇决定我人生走向的命题作文. 24年前,我毕恭毕敬地写了这篇作文.1997年,《中国绿色时报》的前身《中国林业报》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考编辑记者,《森林的印象》是一道笔试题.我当年正面临毕业找工作,记者工作让我心仪不已——想象中林业报的记者能以工作的名义遍访名山大川,与青山为伍,与绿水相伴,而且学中文的...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1月是地方“两会”季,往年此时,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里的分社来稿零零总总,稿件数量不少,但编辑们仍感到适合对外报道的并不多。 作为今年提升国内分社对外报道水平的一项创新之举,新华社对外部领导派我前往西藏,与分社记者一起跑两会,共同挖掘鲜活的会议新闻。西藏分社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打通采访渠道。在十天时间里,我和分社记者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上试图充分满足外界对西藏的好奇和质疑,在提高地方两会对外报道的针对性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五年前的十七大,我刚入社,是"一读"。五年后的十八大,我第一次参加党代会前方报道,诚惶诚恐。淬炼五载,对外传播意念逐渐沁入骨髓。如何从海外关切视角解读十八大,需要我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此番"战役"中努力探寻和学习。以下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是记者",是网络传播时代广为人知的口号。的确,网络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2004年夏天我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做项目研究时,发现当时美国新闻界一直在讨论一件新鲜事:2003年3月,一个曾经做过《纽约时报》记者的美国人开设了一个个人网站,域名就是"回到伊拉克"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济报道是对外宣传整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记得刚到外文局参加工作不久,就曾经有一位老同志对我说,经济报道容易流于枯燥乏味,不如社会报道、文化报道有趣味,受读者欢迎。写专了,一般人看不懂;写浅了,味道全无。要做剑深入浅出,谈何容易,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要真正钻进去了,其乐无穷。在此后10几年的编辑记者工作中,包括近年的业务管理工作中,虽然我也部分接触过经济报道,但总觉得还没有真正把握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刊物的针对性,提高宣传效果,一直是《中国报道》编辑工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中国报道》的读者特点和刊物特色等问题,谈几点体会。关于编辑方针《中国报道》是1950年创刊的一份世界语杂志,面向外国的世界语者。50年代.它的编辑方针中提到的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有4个: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语运动。这是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外国世界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网络版自2001年开办以来,在全体记者、编辑、翻译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受到全世界各国世界语者的欢迎。澳大利亚世协主席珍·毕晓普来信说:“我代表澳大  相似文献   

13.
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我后来为什么选择做编辑,而不是再把记者这个光辉形象继续下去,实在是太疲倦了,前所未有的疲倦.长年奔走在这个国家最偏远最穷困的地区,前不挨村后不着店,饱一顿饿一顿,还经常为那些地方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生气--前述种种其实都不是我洗脚不跑的理由,真正的原因说出来怕你笑话,那其实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孤独感,孤独到最后,以致我无法面对.  相似文献   

14.
黄健 《文化交流》2008,(2):47-50
白岩松1968年8月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陲小城.8岁那年,做教师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用柔弱的双肩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含辛茹苦地把他和哥哥拉扯成人.1985年,白岩松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属的<中国广播报>担任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有人还要重走长征路?为什么炮火刚停,就有人要以生命作价,穿越阿富汗和大片的中东地区,执著地用脚去审视那片硝烟未尽的土地?这样的经历给记者留下了什么样的财富?这样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运河之旅》,仍能感到,记者的脚印能延伸多远,读者的视线就能延伸多远,思绪也会随着作者的脚步和仰天俯地的笔触和镜头而起伏流动。 沈兴大,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938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当年,即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任记者。几十年来,采访过许多部门和行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作者从《今日中国》副社长、副总编的位子退下来后,眼睛几度手术,但这样的经历带给的财富把他心里的房间占得满满的。他想把这种经历积淀而成的财富,手写成几十页的稿纸,满怀热诚地想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留下什么。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们更感受到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他所钟情的事业。 他说:“写有深度的稿子,不去那里采访是不行的。虽然网络迅捷,但网络和资料上的东西不管怎么用也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他认为,只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才能去体会那片土地上的热度。能否真正挖宝藏,有时候就在于你是否比别人多走了一步。 从北京为起点,流经多个省市的大运河,已有2400多岁了。大运河依旧,而时代在发展。作者在谈到大运河时说:“如果再走大运河,我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既为当年没有看到没有写到的地方深感遗憾,也为当年留存在路上的故事激动。遗憾,是因为后来又对运河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比如当初占  相似文献   

16.
雷军 《职业圈》2014,(31):51-51
我自己最深的体会,就是做最肥的市场。谈到这一点,我先跟大家汇报一下小米现在的情况:小米是我40岁以后创办的一家新企业,我们在2010年10月份创办小米,产品小米手机是在2011年10月底发布的。  相似文献   

17.
杨正泉同志著述的《书刊外宣散论》一书,已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使我高兴的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得以先睹为快,并有机会在这里将其介绍给读者朋友们。作者杨正泉同志1960年从山东省肥城县第一中学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从最基层的实际工作做起,先后任编辑记者、国际部副  相似文献   

18.
至今,《中国报道》创刊已经45年了,我和它一起度过了32年的美好时光,经历了杂志社所发生的许多变化。为传播世界语而发展壮大《中国报道》创刊初期只有三四个专业人员。1963年,我到编辑部时只有14人,他们大部分从事翻译、通联工作。当时杂志是双月刊,由于没有专门的编辑、记者,所载文章和图片大多从国内报刊选编。随着1967年改为月刊,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4,(9):15
编辑您好: 去年冬天我去深圳旅游,发现东门那儿有一家丝巾店,一年四季的丝、围巾多得让我眼花缭乱、爱不释手.那家店是做连锁的,我住的城市好像真没有一家专门的丝巾店,你说我在家乡开连锁店行不行?就是不知道丝巾的市场如何?怎样开?能给我几点建议吗?谢谢!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15,(5):14-14
4月23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第67期“记者大讲堂”,邀请《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余熙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一个中国记者的声音究竟可以传多远》为题,结合他20多年来在海外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实践作专题讲座。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主持活动。来自中央和北京市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负责人和编辑记者近2001人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