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西汉“马王堆尸”的防腐技术徐红七十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主堆1号墓和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分别出土了一具保存完整的古尸,即所谓的“马王堆尸”①。它们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木乃伊”、“尸腊”以及“泥炭读尸”,而呈现出与新鲜尸体类似的特征,反映了我国在...  相似文献   

2.
马王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原是一马鞍土堆,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它的发现是中国考古的奇迹。1972年至1974年相继发掘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和陪葬器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的棺椁内有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系西汉时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距今已近两千二百年。据史料记载,利苍夫人名叫辛追,死时约50岁。尸体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和脚趾的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具湿尸,出土后曾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3.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发掘了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其中三号墓出土了帛绘古地图三幅,三幅地图所绘地域的主区均为湖南零陵地区南部六县今地域。学者们根据地图内容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长沙国南部城邑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通过对《地形图》的整理和修复,《文物》杂志于1975年2月号发表了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谭其骧先生的《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两篇文章。其后,《湖南考古辑刊》第二期又发表了湖南省博物馆周世荣先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古城址的调查》一文。三篇文章均对地图中绘记的八个县级居民地作了详略不等的考证。1986年至1987年,笔者在参加对这一地域的文物普查时,通过田野调查,觉得上述三文的考证与现在城址在地址、地域上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参考》2004,(5):42-42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绘在帛(丝绸1上的边长为96厘米的正方形地图。地图没有标注绘制的年代,但马王堆三号汉墓是公元前168年下葬的,此图绘制的年代当在此以前。据考证,该图大约绘制于吕后末年,即公元前180年左右,距今已2160多年了。  相似文献   

5.
印章是一门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因其具有实用性与特殊美感两重性质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喜爱,世代相传。公元1972年至公元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分别从马王堆2号墓中出土"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利仓"和1号墓中出土"妾辛追"4方印章,这四方印章对研究西汉印风格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印章的线条,构图,装饰性,空间这四方面的浅析,来展现马王堆汉墓印章有意味的意象美感。  相似文献   

6.
文章所谓"马王堆汉墓遣策",是对"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和"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的总称。马王堆汉墓遣策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汉代的文献研究数据,对于我们了解汉代的文字、名物制度、衣食住行及丧葬礼俗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一些简文中词语的分析来探讨《汉语大词典》辞书释义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导引图》。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复制,导引图基本恢复原貌,将距今二千多年的“导引”运动重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研究古代导引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裘锡圭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于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次出版首度全面整理并完整公布了马王堆出土的所有简帛资料,是研究马王堆简帛的集大成者,其价值不言而喻。然其在文字"隶定"时,有一个问题即"隶定"不统一。我们将这一问题一一指出,希望对将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修订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五十二病方》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现存文字最多的医书。本文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中《五十二病方》的最新释文为材料,通过对一词多形现象的整理与归类,为秦汉之际文字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在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部分出土文物如墓主的种族归属、女尸、绘画、纺织品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建国以来考古学的重大收获,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遗物来看,此墓断代的上限最早应不超过文帝五年,从墓主的性别和年龄来看,墓主很可能是世袭车大候的第二代Xi的母亲。再从此墓的营建设出土的遗物来看,它反映了西汉初期文帝时代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并非仅仅是西汉时期长沙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竹简《老子》1993年10月出土于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早100余年。文章通过与竹简《老子》共存的其他简文,竹简《老子》的分册分组及其具体内容与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所构成的演变关系,以及郭店1号墓的考古学年代几方面,对竹简《老子》的年代进行了分析。认为竹简《老子》抄定于公元前377年后,约入葬于公元前300年,与帛书传世本《老子》构成了由此及彼的演变关系,反映了《老子》诸版本形成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湖南沅陵发现一处大型西汉古墓。这个名为虎溪山一号的汉墓,是继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发掘之后,汉代考古墓葬方面的又一重大发现。这座汉墓分为墓坑、墓宅、墓道三部分,形制特殊,与湖南已发掘过的汉代早期大型汉墓有所不同。墓坑的四壁凿有供人上下的阶梯。从墓坑的情况看,规格略小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大于马王堆二号、三号汉墓。专家根据这座汉墓的规格、形状,初步判断这是某一代沅陵侯家族墓葬。据介绍,西汉时此地共有三代沅陵侯。据了解,沅陵汉墓盗掘现象严重,而这座汉墓得以幸免,尤显珍贵。经专家考证认为,虎溪…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献的词语为材料,分别从词条、义项、例句三方面考证,为完善我国目前最权威的词书《汉语大词典》提供些许语料。  相似文献   

15.
苏秦生平事迹,主要载于《战国策》和《史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战国纵横家书》又为研究苏秦生平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综合各种史料及古今学者所论,尝试得出苏秦约为前366-前319年间人,年寿在三十七八至四十七八岁之间。其行事略早于张仪。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中有一幅插图叫《嫦娥奔月图》,这幅图其实是马王堆汉墓1号墓帛画的一部分。该帛画(图略)为彩绘,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创作时间为西汉文帝时期。帛画是绘在一张棕色丝绢上的,画上宽92厘米,下宽近48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色彩鲜艳、丰富。帛画右上方是一株高大的扶桑树和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出土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春秋事语》所记内容多有与传世文献互见者,帛书《春秋事语》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独具意义。在对《春秋事语》文本进行整理的同时,研究者着重于帛书性质、帛书与相关传世文献关系以及帛书的文体特征等问题的讨论,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老子》帛书抄本。一种通称“乙本”的抄写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一六八年之前;另一种通称“甲本”,则抄写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之前。这两种两千多年前抄写的帛书本《老子》的问世,对进一步研究《老子》的思想内容,具有珍贵的价值,受到了哲学、史学及语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四人帮”注意到学术界这一动向,他们指使罗思鼎之流的御用史霸枪先划框定调,在  相似文献   

19.
青蒿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蒿素 (artemisinin,As)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 ,具有抗疟作用 ,是继氯喹、乙氨嘧啶、伯喹和磺胺后又一个很好的抗疟特效药。在应用其治疗疟疾的同时 ,发现该药可使窦性心动过速消失 ,具抗心律失常作用[1] 。最近 ,《生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青蒿素能杀死富含铁的乳腺癌细胞 ,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本文对青蒿素的发现历史、性质及药用价值予以介绍。1 青蒿素的发现历史青蒿入药始载于公元前 1 68年左右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其后《肘后备急方》、《神农本草经》、《大观本草》、《本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最早记载黄帝的史书——《国语》、《左传》中,都把黄帝说成神话和传说人物。黄帝究竟是人是神,千百年来,始终是一个谜。然而,《黄帝四经》的出土,使五千年悬案迎刃而解。《黄帝四经》在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入土,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