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健康新观念WHO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从而使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的范畴,而且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WHO给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一是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 在大众观念中,所谓健康就是身体好,其实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相去甚远。WHO规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完美的适应状态。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只看生理方面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心理健康才是高水平的健康。在现实生活氛围里,许多人缺乏对心理健康的足够认识,既便是身体有病也是“乱求医”,求助于有副作用的各类药物而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未加注意,呈现出一种“执迷不悟”的心态圈,青年教师也不例外。青年教师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传播师,其劳动对象是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在不同家庭、生活背景、不同文化层次薰陶下成长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以往人们认为,所谓身心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即身体检查找不到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且应该是心理上同样没有不正常现象。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最近,WHO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肌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精神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1.食得快吃饭…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析     
<正> 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就开宗明义讲:“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个体良好的健康状态应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就生理健康而言,现代医学足以鉴定和验证,而对心理健康来说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的、科学的健康标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于此见仁见智,提出许多有异有同的见解,其中达到共识的心理健康标准有: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适应状态。即: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和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仅仅将其理解为饮食卫生及营养全面、环境优良(各种污染的防护)以及抵御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等方面,而忽略了心理、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入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人们在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余,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健康往往被人们所误解。健康是一个涵盖了多方面的概念。1989年WHO对健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由此可见,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的侵扰,更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此四个标准之内,心理健康往往是最突出且易被忽略的问题。日前,高校各种自杀、他杀、道德低下等类似事件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让我们思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下面,将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顺风 《河南教育》2007,(10):36-36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宪章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相似文献   

9.
姜全传 《教育探索》2007,(12):109-110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一、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及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据这个定义,健康标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总之,现代健康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身心健康。作为天之骄子的高等学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质,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77年美国学者G.L.Wnget正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种新的对生物学模式医学模式的挑战之后,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经历了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健康  相似文献   

12.
1.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已,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和支柱,任何健康行为的形成,都是健康心理的外在表现。近几年,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萃》2001,1(1):108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重新认识"低视力" 视力残疾包括两类:低视力和盲.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大于0.05为低视力,视力<0.05无光感为盲.我国在医学上对低视力的定义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相同.  相似文献   

15.
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功能。”因此,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如果用这一标准来衡量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德才皆备,而且必须有健康的身心,这样的人才才能经受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并担负起四化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6.
钱峰 《科技文萃》2004,(9):67-68
2004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的主题为"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中心口号是"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据介绍,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口腔应具备以下要素: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世界卫生组织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如下: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和支柱。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健康是人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什么才是健康的标准呢?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显然,完整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而心理健康无疑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降低其心理障碍疾患率是当前中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后,不但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使人在困境中难以逾越,并且达到了难以自拔的程度。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学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其中必须包括对健全中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以及指导他们预防与纠正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的健康标准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全的状态。可理解为 :一是身体不虚弱 ,没有疾病 ;二是心理要健康 ;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突破了原来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单纯的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是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虽然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体育锻炼只是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